其實《如夢令》的海外播出效果遠超淩穗歲預期,她還以為古裝權謀題材會在國外遇冷,沒想到老外們看得津津有味,還問她什麼時候拍第二季。
嗯……爆火的美劇通常都有很多續集,但淩穗歲確實沒考慮過《如夢令》的第二部 ,她覺得第三十六集的結局就已經挺好的了。
淩穗歲此刻的想法主要是,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果然是真的。
她以為憑自己上網沖浪的強度,已經夠瞭解觀眾的想法了,但今天她聽到了更多震撼她心靈的陰謀論版本。
淩穗歲就想撓頭,這說的是雲箏嗎?她當時是這麼演的嗎?不會是翻譯過程中有偏差吧!
好吧,大概也有文化背景帶來的思維差異。
話說回來,他們為什麼把她扮演的角色想的那麼壞啊?
理查德默默看著她——憑莫妮卡玩弄人心的形象,你心裡沒點數麼。
要想“洗白”,她需要一個更爆的,更偉光正的角色。
也不知道她在迪蘭德電影裡扮演的李茉,能否承擔起這個重任。
因為有《如夢令》的劇情當話題,等待時間很快過去。淩穗歲也從隨便聊天的休閑感,切換到了微笑營業的女明星狀態。
她知道有很多人盯著她的表情,想要透過她的一舉一動,來“推測”今晚的結果。但天地良心,淩穗歲是真的不知道,她也在安靜的等待啊。
她笑得太開心會被解讀為得意洋洋,稍微冷臉就會被說情緒沮喪,她只能挺直腰背,保持微笑弧度不變。
淩穗歲甚至還有餘力安慰旁邊的理查德:“不要緊張,放輕松,和我一起深呼吸吧。”
理查德:“……我基本是陪跑的,有三個人的獲獎呼聲都比我高。要爆很大的冷門才能把獎項砸到我頭上。”
不像淩穗歲,支援她的人特別支援她,而支援其他候選者的人,有大半都是因為不支援淩穗歲。
說真的,如果影藝學院的會員們都按照這個邏輯投票,那淩穗歲的票數佔比大概會相當高,因為不喜歡她的人肯定分票了。
想到這裡,理查德又對淩穗歲充滿信心,他還鼓勵了他幾句,並說自己之前夢到過她拿獎。
這沾點超自然因素,不過淩穗歲接受良好。在她出發前,還有網友用各種工具給她佔蔔,預測她此行的結果呢。
淩穗歲沒去關注這些結果,不管産生哪一種心理暗示,都會影響到她今晚的表演狀態。
是的,表演——領獎是一種演法,陪跑又是另一種演法,她都做足了準備。
她反複告訴自己,這只是國際眾多獎項的其中一個。她來到現場,就是為了祛魅,從紅毯到內場,和其它地方也沒什麼不一樣嘛!
在即將宣佈最佳女主角的獲獎者時,淩穗歲從容地坐在椅子上,目不斜視地看著懟臉拍的攝像機。
她沒有期待,更沒有祈禱,只是在頒獎者唸到她的名字,螢幕上開始播放《屠龍者》的精彩片段時,對著鏡頭微微頷首。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大概是她已經超脫凡塵,視功名利祿如浮雲,區區奧斯卡獎,並不算什麼。但既然要給她,她就接受吧。
——在家裡觀看直播的唐冰,差點笑出了聲。
這確實是個榮耀時刻,穗歲想裝,就讓她裝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