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離譜的是,就連淩穗歲前兩年發過的九宮格自拍,新劇女主都在微博上“致敬”了。別問,問就是自拍動作大同小異,她只是巧合地連撞九次罷了。
歲絲都懶得搭理,堅決不給半點眼神,扶貧的事不能做。路人和網友相當無語,難道這年代還有人不懂什麼叫東施效顰?
那位女主角的粉絲也在微博上大罵公司發神經,劇宣不是這樣搞的,你們這群廢物別再害她了!
淩穗歲對此的評價是:“誰都有可能超越我,但模仿我、照搬我的人絕對不在此行列。”
“再說了——你又不是我的表演老師。比起你,難道不是電影學院更應該操心這件事嗎?”
溫佳妍心想也是,如果有哪個藝人抱有這樣的期待,那ta應該去找唐冰老師啊。
她說:“我覺得遲早有一天,我們學校表演系的藝考分數線會被你帶高。請你繼續加油,你要是不努力,我的學歷含金量怎麼提高?”
向言初和夏天配合著說是,淩穗歲無奈捂臉,這些人就愛開她的玩笑。
她把話題轉回表演課堂:“其實我辦這個專案,主要是為了儲備人才。”
倒不是為了簽約,以豐收傳媒的體量還沒辦法從各個公司挖人,而是淩穗歲想給自己的劇找配角。
隨著她不斷往上走,接觸到的人際圈已經和新人時期天差地別了。她或許可以給自己找二番、三番,但再往後的角色,基本只能由別人介紹。
至於是否靠譜?很難說。別人或許沒想著坑她,但萬一介紹人自己也搞不清楚呢?
淩穗歲當然會優先考慮自家演員,但光靠她們三個也不夠啊。而且,也不是每個角色都適合她們,演她的配角也未必是最好的機會。如果可以,她還是希望她們到外面演主角的,那樣才算是獨立了。
所以,她才需要這個表演課堂。在課堂上,老師最瞭解學生的真實水平,既能看出ta的實力和潛力,還能跟蹤對方的進步狀態。
如果學生想請老師跟組輔導,那就最好不過了。在日常化的相處中,連ta的私下作風都能瞭解得一清二楚,盡可能規避塌房危機。
這對公司和報名的學生來說,都是雙贏的事。要是“來上課就有機會和淩穗歲共同演戲”的訊息透露出去,估計趕著報名的藝人會比現在翻個好幾倍。
“你這演員當得也有辛苦的。”向言初嘆道,“都做到這份上,你直接兼職製片人好了。”
淩穗歲:“那不一樣。我沒說一定要由我來選角,只是想著以後如果要拒絕某個演員時,我必須要有更合適的人選,不然拒絕了也沒意義。”
嗯……通俗點說,就是找幾個備胎。所以,她不能拿這種事當招生宣傳。
夏天則說:“我以為你會把發展重心偏向好萊塢。”
雖然《美人與猛獸》還沒官宣,但在場的人都知道,她已經和迪蘭德電影達成了合作。
“暫時沒這個傾向。”淩穗歲嚴謹地回答,“你們都知道的,那邊對亞裔的排擠和歧視一直存在,何況我是土生土長的華國人,未來也不打算改國籍。”
“無論好萊塢還是內地的影視作品,劇本才是最重要的。有好專案給我就演,比較平庸普通的就算了。我在華國拍電影,一樣能透過他們的渠道賣到全世界。海外發行也有盈利空間,那些電影公司總不可能有錢不賺吧?”
這倒是——拿《只有月亮經過》經過舉例,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上映,首周票房表現超出預期。根據平臺預測,月亮的海外票房有望突破一千萬美元。
雖然和《昭將》沒得比,但華語愛情片能達到這個成績,在別人眼裡幾乎是個奇跡了。很多人說,《只有月亮經過》絕對是以小博大的教科書級別案例,已經有人開始期待,月亮在財報上的利潤率會是多麼可怕的數字。
很多同行又羨慕又無奈,都說華語電影海外輸出有文化壁壘,怎麼這些問題到了淩穗歲這裡,就全都不存在了?全世界的觀眾就這麼愛她嗎?你們就認準她這個名字是不是?
盛世野心勃勃,準備把電影送展一些不要求首映的電影節,全球範圍能送的都送,爭取能多拿幾個獎回來。
別的不說,至少在明年的金像獎,淩穗歲應該會有所收獲。當然,目標沒達成前可不能吹牛,萬一變成毒奶就尷尬了。
淩穗歲定下的鬧鈴響了,她伸了個懶腰。
“好了,休息時間結束。你們繼續聊,我要去工作了。”
她邊走邊活動身體。今天下午的通告單超級滿,頭頂上的太陽並沒有在雲層後面摸魚的意思,它盡職盡責地照耀著大地,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炎炎夏日的暑熱。
好敬業的太陽,淩穗歲在心裡想。
沒關系,她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