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紅了之後,多得是人想從你身上撈取利益
聽了淩穗歲的話,來探班的池嘉非常低調。
他沒有像其他演員那樣拉橫幅,在小黑板上寫字留念,只默默點了夠劇組工作人員喝的奶茶咖啡,擺在一張長桌子上。
但即便如此,他走到哪裡,周圍還是有很多人跟到哪裡。哪怕是被收了手機的群演,聽說池嘉來到現場後,也全都躍躍欲試想往他這邊擠,還好這部分人被劇組攔下了。
淩穗歲調侃道:“你一動,我們劇組附近的代拍也跟著你動,畢竟平時在橫店很難拍到你啊,不愧是頂流。”
“這個稱號現在歸你了。”池嘉眨眨眼,“我已經被集火了這麼多年,也該來個人替我分擔一下。”
“順便恭喜你,芭莎雜志銷量打破我的紀錄了。”
《遊戲已上線》播出後,淩穗歲拍的第一本女刊五大雜志是時尚芭莎。歲絲摩拳擦掌,很想給天天開貼討論“淩穗歲到底算不算頂流”的無聊人士一點實績震撼。
於是,淩穗歲的芭莎封面就達成了銷量五十多萬,總銷售額兩千多萬的光輝戰績,直接讓行業內外震掉下巴。
花粉購買力不如生粉是事實,演員粉的氪金能力整體又稍遜於愛豆粉……娛樂組天天給淩穗歲蓋高帽,也就是盯著她能不能打破女演員的銷量記錄而已,誰能想到歲絲這麼瘋狂,直接把池嘉從銷量總榜擠到了第二位!
那可是池嘉粉絲在巔峰時期創下的記錄啊,他在榜單上斷層了好幾年,沒想到有朝一日,取代他位置的竟然是“花粉很嚴格但不花錢”的女演員!
如果說之前淩穗歲官宣馥蕾詩全球代言人,創下的旗艦店銷量記錄還能被歸功於“有代金券刺激普通顧客消費”,但雜志這種東西,實打實就只有粉絲會買了。
要是到這種程度,還有人睜眼說瞎話說她不算頂流,那許多“當紅藝人”都可以直接被打成十九線糊咖。
不過嘛,淩穗歲自己對“頂流”這個稱號倒不是很在意。世人愛造神,也愛看神走下神壇,還是保持平常心吧。
她和池嘉說:“很遺憾,我倆性別不同,職業賽道也不同,當不成競爭對手的。”
愛豆圈的諸位依然對池嘉的位置虎視眈眈,就像她的流量突然沖上來,也礙了不少同行的眼。
池嘉:“我確實不是演戲的料,但你可以來唱歌啊,現在很多演員都會出單曲,給自己加一個歌手身份,你唱得比他們好聽多了。”
比如——之前出了單曲的李明煦。
要問他是不是有音樂夢想,那肯定是沒有的。實際上,他會出單曲,完全是行星影視抱著有棗沒棗打兩杆子的想法……還真別說,在遊戲播出後,真的有粉絲願意為了他3塊錢的單曲買單,讓公司成功割了點韭菜。
“桃花劇組確實想找我唱歌來著。”淩穗歲隨意道,“不過不是插曲,他們的官方定義叫角色曲,這個加強觀眾互動的概念來挺新潮。”
嗯,這已經是她能想到關於割粉絲韭菜最委婉的說法了。
池嘉好奇問:“什麼樣的歌,你有答應嗎?”
“肯定沒有啊。”淩穗歲回答,“我既不是專業歌手,也沒打算把時間精力花在這上面。我還有個當了好多年愛豆的舍友,這活推薦給她了。”
她指的是向言初——她雖然是天線選秀出身,但這些年過去和天線的合作關系早就淡了,接奧奇的活也不算什麼。
劇爆帶飛ost這種紅利,淩穗歲肯定願意留給熟人吃。而且,這也得看歌手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
池嘉指了指自己:“那其他歌呢,片頭片尾呢?你不推薦我啊?”
“我推了呀,但奧奇年年辦選秀,還有各種音綜,他們另有人選。”
淩穗歲誠實和他說:“之前能讓你唱遊戲的主題曲,一半是因為我在遊戲有話語權,另一半是奧奇沒指望這劇能火……你懂的。”
她能把角色曲這活交給向言初,本質也是因為這首歌無關緊要……如果淩穗歲不願意唱,那就割不到她粉絲的韭菜,奧奇也就無所謂了。
池嘉不禁露出可惜的表情,又問她:“那你下一部說了算的作品是什麼?大佬帶帶我。”
淩穗歲表示:“目前還是比較傾向和天線合作,但具體的還沒定,而且前一部是配合平臺,後一部才是平臺配合我。”
好吧,再詳細的事情池嘉也不方便問了。
他隨意地抬頭望,視線就和好幾個代拍撞上。再看淩穗歲,她一邊和他聊天,一邊坐在椅子上看劇本,對周圍時不時亮起的閃光燈置若罔聞。
池嘉也早就習慣了活在粉絲和代拍的鏡頭下,他看淩穗歲這麼淡定,還和她開玩笑說:“恭喜你,你已經具備了成為頂流的基本素養。”
淩穗歲無奈搖頭,她也沒有別的選擇啊。
《桃花灼灼》剛開拍時,她還會提醒劇組驅逐代拍;後來發現他們只是在做表面功夫,甚至有工作人員當著導演的面趕人,背地裡又和某些代拍勾勾搭搭時,淩穗歲就徹底放棄了“為觀眾保留新鮮感”的想法。
他們想拍就讓他們拍唄,以她目前的粉絲體量,就算發幾百遍倡議,也很難斷絕個別粉絲的窺私慾。只要有人為此買單,就永遠不會缺少來賺錢的人,何況劇組也不是真心禁止。
除了代拍,圍在劇組附近的還有很多粉絲和看熱鬧的路人,她住的酒店也有不少人蹲守。為此,淩穗歲不得不提前素顏出門,到了劇組再化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