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又掀起了新一輪二創熱潮,列文虎克劇粉們紛紛拿起放大鏡,玩起了很新的“時蓁微表情分析”。
有人做正經的劇情解說,也有人加各種整活字幕,用淩穗歲的截圖編出了新的故事。光是這一條賽道,就為網際網路新增了數十位熱門博主。
對此,淩穗歲只能說,還好她每一場戲都是認真演的。
別人賣慘說作品被逐幀分析有誇張成分,她說這句話可是實打實的。短短幾天,她都被做了無數個表情包了!
大家玩梗很開心,淩穗歲工作室卻是戰戰兢兢。現在淩穗歲“演技封神”的印象深入人心,但凡她有一點發揮失常的地方,都要從天堂跌到地獄。
幸好,她扛住了無數雙眼睛的審判。淩穗歲的實力已經超出內娛生花粉的認知,他們或許能惡意截圖她表情不好看的瞬間,但那又有什麼用呢?
淩穗歲扮演的時蓁太火了,火到看劇的觀眾都知道她長什麼樣,一兩張崩圖根本影響不了她的形象。
身為《遊戲已上線》的一番,淩穗歲確實扛起了這部劇大部分的腥風血雨。攻擊謾罵基本都沖著她來,誰叫她是當之無愧的戲眼,整部劇的靈魂人物呢。
關於她的討論最多,她吃到的紅利也最多。在遊戲播出半個月後,淩穗歲微博漲粉破百萬,各平臺資料遙遙領先,無論黑粉拉哪個榜單,她都是斷層大top。
內娛往前倒個幾年,能達到這種暴風吸粉成就的只有男明星,而且各個都是頂流。
輪到淩穗歲時,大夥都難以置信,連童曉曼都對著資料沉默片刻,感覺開了眼界。
但仔細想想……這一切似乎有跡可循。
自從破萬後,《遊戲已上線》一路高歌猛進,連漲七天。說好的一萬以上每五十都是坎,對它來說彷彿根本不存在,很輕松就漲到了10950,在即將突破11000時,才終於顯露出一點橫盤的趨勢。
在雲合榜單上,它的市佔率最高能達到了誇張的百分之六十,天線和玉米的同期劇在它面前毫無還手之力,成了無人在意的小透明,淩穗歲之前說的利用馬太效應“吸幹大盤”,也成了一句被驗證的預言。
目前,《遊戲已上線》的集均播放量已經飆升到一億多,雲合單日播放量也連續一週破億,最高值2.58億,總播放量加入百億俱樂部指日可待。
遊戲熱度高漲,奧奇招商部的員工就忙瘋了,各家品牌幾乎是迫不及待想要往遊戲裡加廣告,隨著遊戲的熱度不斷上漲,報價也是一輪比一輪高。
品牌方此時投廣告還是按集數投的,畢竟《遊戲已上線》現在熱度高,之後的走勢還要打個問號。
如果持續瘋走,奧奇當然要收更高的價格;如果有所回落,品牌也得及時止損,雙方都不想吃虧。
不過隨著遊戲播到後期,雙方都很後悔。
奧奇覺得之前的集數收費太便宜,品牌覺得價格比較低時就不該猶豫,直接投全劇多香啊!
遊戲熱播期間,主演們都做到了全員上桌。
傅凝雲和朱悅都接到了女主劇邀約,咖位漲了不止一個eve,爾弘文又翻紅了一把,就連最沒存在感的李明煦都漲了幾萬粉,被調侃實現了“脫素入糊”,在00生盤點中有了姓名。
當然,最令觀眾印象深刻、社交平臺討論度最高的,還是淩穗歲。
她的原聲臺詞被誇爆,打戲片段成了最新的網際網路挑戰,時蓁的多個cp迅速成為燙圈,豆子上到處能刷到模仿她的影片,美妝博主也紛紛捲起了時蓁仿妝。還有遊戲熱度破萬後,直接帶動了兩部自由之家播放量持續增長。
不僅奧奇的招商部員工忙瘋了,淩穗歲工作室也在緊急加班,非常非常需要招人。
片約太多,商務太多,活動太多……圍繞在淩穗歲身邊的工作量實在是太重了,從池嘉那邊跳槽過來的張玟忙得暈頭轉向,覺得就算是池嘉最紅的時候,她都沒有這麼累過!
淩穗歲的大爆打破了很多“規律”,比如觀眾眼熟的演員不可能再爆,比如男明星就是比女明星更容易吸粉,比如流量花想紅只能靠大熱cp……
創造內娛奇跡,只需要一個淩穗歲,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