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說:“甚至是我給了錢,華彩那邊才給編劇團隊結了尾款,要不是我當了這個冤種,那些編劇還拿不到報酬呢。那麼大個公司,還這麼小氣!”
淩穗歲聳了聳肩,華彩整個公司固然有錢,但每個專案肯定都有獨立經費,不可能為某部劇無限兜底,尤其還是這種拍不了、看不到未來收益的爛賬。
說起來……艾天明買了版權,轉頭就註冊公司,和她合作的事情,也算是打了華彩一巴掌。
淩穗歲可沒有“得罪大公司”的危機感,她甚至還嫌這記耳光不夠響亮。
想要徹底找回場子,還是得靠《遊戲已上線》的成績說話。
淩穗歲又確認了一遍:“所以華彩的那版劇本,版權也在我們手裡,我們可以合法使用裡面的情節和臺詞,不會被告侵權,對吧?”
“這倒是沒錯……”
艾天明很不理解:“但它全改成大男主了啊,咱們總不可能按照這個拍吧!”
“當然不會,我又不傻。”
淩穗歲先給他吃了顆定心丸,然後再解釋:“這個劇本把原著中女主角的高光,轉移到了男主角身上,但如果不看角色是誰,只看情節和臺詞設定,這些高光片段其實被改得很好。”
她又給艾天明舉例子,比如原著有個情節是女主開大殺怪,劇本把這段安在男主身上,但是對技能和戰鬥方式做出了調整,對比起原著,拍出來的畫面會更好看,邏輯也會更通順。
淩穗歲:“他們有了版權,可以把女主的情節塞給男主,我們有版權之後,也可以把他們男主的東西挪給女主用啊,而且他們那叫張冠李戴,我們叫物歸原主。”
她補充:“不過也不是說全部用他們的,只是給我們的編劇團隊提供點參考和範例,留一個比較的空間。”
既然劇本版權買都買了,要是就這麼棄之不用,那得多浪費啊。
哪怕是垃圾,都能回收再利用,更何況是花了真金白銀的東西,必須得榨出利用價值。
艾天明看向淩穗歲的眼神瞬間充滿敬佩,他萬萬沒想到,還能這麼玩。
順著這個思路,他也想到了:“那劇本比起原著新增的關卡和難題之類的,我們也參考著看看能不能用吧。”
淩穗歲點頭,並提醒道:“到時你記得統計用了哪部分情節,新劇本完成後做好比例對照,兩邊的編劇團隊要溝通好,別産生署名權的糾紛。”
其實淩穗歲考慮過,要不要把他們整個編劇團隊挖過來,不過她找季照瑩打聽過之後,還是決定算了,讓艾天明再找別人吧。
這個劇本工作室風氣不太正,雖然不乏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卻也有很多濫竽充數、頂替署名的關系戶混子。
而且,這家工作室在內娛吃得開,是因為他們對藝人團隊改劇本要求的配合度最高……
不是百依百順就叫好乙方,淩穗歲也沒有那種“在劇組說一不二”的虛榮心。
她只提了一點:“你盡量打聽一下,看看實際負責男主線的編劇是誰。”
淩穗歲在“實際”這兩個字用了重音,艾天明也能聽懂她的意思。
有了前面的例子,他倒不擔心淩穗歲是想請編劇來塑造男主——畢竟“不給女主官配特殊地位”這句話,還是之前淩穗歲親口說的。
艾天明問:“你是想請對方過來,用塑造男主的方式去塑造女主?”
實話實說,雖然他覺得華彩把遊戲改成大男主的事情很過分,但這版劇本的男主人設,確實還挺吸粉的。
淩穗歲糾正他:“你說得不對,怎麼就叫用男主的方式去塑造女主呢?角色性格不是說打個標簽,觀眾就會認,而是要靠具體的情節去體現。但華彩劇本裡的男主故事線,有一大半都是從女主那邊挪過去的。”
畢竟在原著裡,這個角色的出場率並不高,而且他在書裡的性格其實很溫柔。
這就導致疊了女主大殺四方buff的劇本大男主,在某些情節中顯得人設特別割裂。
艾天明心想,這倒也是。
照這麼說的話,華彩的男主說是“大男主”,但本質還是沿用了原著女主的性格核心啊。
淩穗歲:“你想想,劇本的男主有什麼特點,大致就是聰明,能打,有責任感,有擔當。這幾個性格特質,究竟有哪樣是受到生理性別限制,不能出現在女性身上的?”
說到底,最讓女粉絲為之瘋狂、最完美的男角色,大部分來源於女作者、女編劇的靈魂。
“我想找這個編劇,不是想請她寫男主或者寫女主,是想讓她寫主角。”
淩穗歲想要的,是跳脫出性緣視角之外,不受“女主應該是什麼樣子”的約束,能承擔起獨立主線敘事作用的主角。
這個要求真的一點都不高,哪怕是灑滿工業糖精的偶像劇男主都能做到——畢竟沒見過哪個霸總搞事業時,沒有女主在旁邊打ca就寸步難行的。
但換成女主的職業發展,要是遇到危機時沒有男主幫她出面撐場子,劇情可能就推進不下去了,這就是區別。
淩穗歲不認同“用塑造男主的方式去寫女主”,她只是想讓女主角,也成為真正的主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