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穗歲轉了三次,分別獲得10、50、100積分,也還可以了。
雖然離最想要的1000積分還有差距,但這已經是偏好的運氣結果,別讓她每把都吃保底就行。
有這160積分進賬,淩穗歲之前捉襟見肘的狀態總算有所改善。除了日常自習室和英語課的積分開銷,都能留出一部分用作儲蓄了。
系統問她:【宿主為什麼要學英語?等你和男主在一起後,走到哪裡都會有翻譯的。】
淩穗歲隨口敷衍:【這是我的愛好,你別管那麼多。】
這當然不是真實原因,但她為什麼要和它說實話?
她的時間很寶貴,哪怕是一分一秒,都不會浪費在和嫂子系統的無效溝通上。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淩穗歲都在劇組認真搬磚。
雖然定風波劇組集中拍攝黎國時期的鏡頭,但秦嫻的戲份還是被打散得很亂,總是在拍一些片段式的內容。
而且,除了救公主那段之外,淩穗歲的所有對手戲都是和應年拍的。
這也可以理解,畢竟原著和影視劇都是妥妥的大男主視角。秦嫻並沒有屬於自己的角色邏輯鏈條,只有男主想起她、需要她時,她才會出現在趙瑎身邊。
趙瑎寫字她磨墨,趙瑎舞劍她彈琴,趙瑎吟詩她捧場……淩穗歲這些天就是在拍這些。
她和應年天天見面,天天牽手。她每天都要背對著鏡頭,用頭發絲入鏡的方式,讓觀眾從她的視角來感受趙瑎的眼神有多深情。
雖然這幾天的戲份都很工具人,但經過開機第一天的複盤後,淩穗歲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算鏡頭拍不到她的正臉,那又怎樣呢?她背對攝像機時,也依然是秦嫻。
她可以理直氣壯地擺爛,沒人會說她什麼,但她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角色,珍惜每一秒鍛煉演技的時間。
這樣說出來好像雞湯味太濃了,落地到實處就是——淩穗歲看向應年的眼神,時時刻刻都充滿了愛。
她把自己代入到秦嫻的角色,無論應年做了什麼,說了什麼,她的表情永遠是欣賞和崇拜。
哪怕他忘詞,他笑場,她都會發射“你好厲害呀”的眼神訊號。要是他哪段戲表現得好,她更是第一個鼓掌,視線牢牢地黏在他身上。
淩穗歲的沉浸式演技表現太好,每當她用亮晶晶的眼睛看著應年時,應年都覺得被戳中了心髒的某塊柔軟處,看向她的眼神也變得無比溫柔。
在這種氛圍下,兩人的對手戲過得特別快,導演十分欣慰。
他私底下表揚應年:“你這幾天狀態越來越好,正片播出後,這個眼神肯定能蘇倒一大片。”
應年有些受寵若驚:“真的很好嗎?”
“比你之前拍的所有作品都好。”他舉起大拇指,“沒有什麼表演痕跡,全是你對秦嫻的愛。”
導演又補充了句:“小淩這演員特別好,各方面都很好,你眼光不錯。”
——在葛坤的視角,他當然知道應年能發揮超常,離不開淩穗歲一路帶飛。
好家夥,他一開始還以為是淩穗歲蹭了應年的人脈背景,才能來演這部劇,但萬萬沒想到,她竟然是應年的人形演技外掛啊!
葛坤可以很負責任地說,在淩穗歲這種眼神攻勢下,只要和她搭戲的男演員不是塊真正的木頭,那多少都會産生點曖昧反應的。
這可是淩穗歲啊,她那張臉蛋就找不出任何缺點。她又漂亮,眼睛又深情,誰能不沉溺在她的愛慕裡。
而且葛坤看出來了,應年本來就對淩穗歲有好感,在這“兩情相悅”的氛圍下,那可不就是空氣都能甜得拉絲麼。
想到這裡,葛坤都不由感慨應年真是命好。
會投胎就算了,自己演技一般還有高手帶飛來湊……
越是瞭解淩穗歲的演技,葛坤就越清楚,現在能讓她來演秦嫻,定風波劇組真是撿了大漏。
他很看好淩穗歲將來的發展,所以願意做一點拉近關系的投資。
葛坤給青禾影視那邊的朋友打電話:
“老劉,你手頭的重點專案,是不是在找年輕女演員啊?我給你推薦一個,保證演技好。”
作者有話說:
淩穗歲做筆記):這幾天都在演迷妹,有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