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好幾年前的事了,但他應該還沒忘幹淨吧。
淩穗歲覺得,陳越寧可太該感謝她了。不僅僅是因為幫他填臺詞,還有她將郭泉和嚴凱雙雙out,資源落到他頭上的事。
雖然後面這件事只能算連鎖反應,但他要知恩圖報啊!
聽到定風波這個專案,陳越寧有些驚訝。
他訊息沒有季照瑩那麼廣,雖然不瞭解具體細節,但也知道這是個大專案。
“恭喜啊。”
陳越寧問她:“所以你說今晚有安排,就是為這部戲做準備嗎?”
“不是,我要複習期末考試,今晚要背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考試重點。”
學完這門課,有沒有用不知道,但淩穗歲看到那麼長的複習資料,感覺整個人都不太好了。
提到心理健康,陳越寧也忍不住戴上痛苦面具。
他沉重道:“這門課還要寫論文……煩死了,如果我不健康,都是因為它!”
兩人對著心理健康一通吐槽後,淩穗歲又拉回正題,問他葛坤導演的事。
陳越寧仔細回想片刻,告訴她:
“葛導對鏡頭美學的要求很高,如果他覺得畫面不好看,他就會反複重拍。”
“同樣一場戲,他可能要切很多不同的角度去表達。雖然成品效果很好,但對演員的狀態保持是很大考驗,因為你的情緒絕對不能斷。”
“不過,他在故事敘述上比較靈活,對演員的臨場發揮很包容。如果你在表演過程中,覺得某個動作、某句臺詞有更好的表達方式,都可以和他說,他會適當考慮演員的意見。”
陳越寧在這裡有個停頓,淩穗歲似有所悟。
她環顧四周,這裡只有他們兩人,於是直接問:“咖位越高,意見被採納的可能性越大?”
陳越寧點頭,給她一個“你懂得”的眼神。
淩穗歲笑了笑:“我看,這不是對演員的包容,是對大明星的忍讓吧。”
陳越寧也很無奈,有些明星確實很不專業,為了突出自己的“高光”隨意更改劇本,把人設都改崩了。
但沒辦法,有他們在才有專案招商,導演也只能向他們妥協。
畢竟,要是兩邊沒談攏,很難說投資人會讓誰滾蛋呢。
透過和陳越寧的交流,淩穗歲對葛坤導演的做事風格心中有數了。
對鏡頭美學的執著,可能就是他最後的原則和底線。
至於其他的……導演也只是片場的打工人。
“改劇本這件事都變味了。”
陳越寧嘆道:“以前是導演編劇演員的現場共創,都想著怎麼讓劇變得更好看,邏輯更合理。拜某些人所賜,現在一提到改劇本,就是明星耍大牌。”
淩穗歲:“別想太多,觀眾有眼睛會看。真有需要改的地方,用不著因噎廢食。至於會以此為藉口批評你的人,你在他們心裡連呼吸都是錯的。”
演員對著劇本瞭解角色,編劇也會在跟組過程中,根據演員的表現産生新的靈感。兩者互相融合,才能幫助優秀的創作更好落地。
魔改劇本不可取,但也不能一刀切啊。
陳越寧深有同感地跟著點頭,又覺得哪裡不對。
等等,他出道了,她還是素人,應該是他給她傳授經驗,怎麼反過來了?
他來不及思考太多,因為淩穗歲已經翻開劇本,要進一步細化他倆的對手戲臺詞了。
他們這次要表演的劇本,是年代戲裡大兒子、二兒子、三兒子的分家問題。
陳越寧演的是最受寵的三兒子愛民,而淩穗歲扮演的,是被弟弟們來回拉扯,讓她幫忙說話,卻被他們默契排除在財産分配之外的大姐姐金花。
陳越寧提出,按照人物設定,金花比愛民大了十歲,愛民基本算是她親自帶大的。
他覺得對金花來說,愛民是她的弟弟,也很像是兒子。
淩穗歲:“你說的有道理,我也想到這點了。所以愛國、愛黨在我面前都有點客套,畢竟是想拉我去幫他們說話嘛,但你的態度是比較理所當然,覺得我肯定會偏心你。如果我沒有做到,你就會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