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僚說:“別這樣,別這樣,既然你有求於我,去把我的事先給辦了再說。”
道童應諾,進去向道長彙報,道長大驚說:“大貴人已到了,怎到現在才講?”
道長說著出來迎接說:“昨夜,我師傅託夢於我說:‘今日有大貴人來訪,不可待慢。’”
王知府說:“不是什麼貴人,而是治世庸才,敗軍之臣,今來有求於道長。”
道長說:“大貴人只管吩咐,凡是我力所能及的你只管說。”
王知府說:“本府想你出山,助本府一臂之力。現在白灘府有個叫金滿倉的匪首,聚眾謀反,賊勢猖獗,故我想請你出山。”
道長說:“本教自元始天尊創教以來,立下教規,其中有條戒律,忌殺生。現在金滿倉聚眾謀反,本當剿滅,所以答應出山吧,犯了教規戒律。不答應吧,亊關社稷大事,民眾生死存亡。此亊容我仔細考慮。……”
幕僚說:“道教戒律與佛教戒律有共同點,亦有不同點。共同點就是忌殺生。不同點是道教是盛極了也可殺生,殺大留小。當然這是教義並非原文。而佛教則絕不允許殺生。這似乎是鐵律,卻也有例外,孫悟空西天取經殺了不少妖怪,雖有緊箍咒束縛卻也無濟於事,而最後,到底也修成真果。……”
道長說:“沒想到先生學識淵博,博古通今,實在令貧道佩服。不過這事要容我三思,明天吧,明天一早答覆。
夜裡,王知府和幕僚也就住在黃毛觀,好在黃毛觀道長不多,加在一起總共無非是五六個。
道童纏著幕僚,讓他拯救他父親出得冤獄。纏得無法推託了,也只好答應下來,而道童家的冤案,卻跟王知府賦稅相關,原來白灘府管轄著六個縣,所以王知府制定下的賦稅自然一樣。當然六個縣的旱情各不相同,而王知府把賦稅任務下給知縣,知縣自然落實給各村,各戶。道童家人口多土地少,加上大旱,吃飯自然成了問題,可正在這時,知縣派人來逼稅了,交不出,只得抓人,道童的幾個弟兄,一聽說要抓人,大家都攀親附友,四散逃竄。道童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投奔黃毛觀來的。而家裡他父親則被抓去坐牢,據說再不交賦稅將受極刑,以達到殺一儆百的效果。
幕僚想:“這樣的冤案在白灘府六個縣內多得去了,救道童父親出獄,等於是在打王知府的臉,但既己答應人家了,就辦到,好在這黃毛觀的掌門人是道童的親戚,因此會省去許多麻煩。”
第二天早上,王知府來討回話了。道長說:“我整整考慮了一夜,其他都考慮好了,還有一事沒考慮好,所以只能等到明天回答你。”
幕僚說:你能否快一點,人家王知府的家屬還在裡面,被那幫草寇圍著,你也正是自己肚飽不知別人鍋漏!”
道長說:“這倒也是,要是草寇打破進去,那個金滿倉年紀還少,啥也不懂,但他的手下就難說了,個個如狼似虎,看到女……”這道長說到這裡嘎然而止。真讓人有點乏味。
然而,王知府臉拉得老長。沒有啃聲。
幕僚對道長說:“所以讓你快點考慮好,要不,讓我們共同考慮行不?你說,有啥難處?”
道長說:“我手下有六個徒兒,五個都有點本事了,但還有一個,還沒開始學本領,上不得檯面,只能這道觀裡看家,讓他一個人看家吧,膽子太小,找個伴吧,又沒合適的。而他的弟兄們又都在外面。父親在牢裡!這怎快?”
幕僚壓低了聲音,在王知府的耳畔,如此這般地說了半天。然後,幕僚突然宣佈:道童的父親今日釋放,釋放後來這裡與道童作伴。
喜歡鬼叫崖往事請大家收藏:()鬼叫崖往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