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老家的一些親戚,特別是姑媽家的幾個表哥,說了幾次要去蜀都,這次都可以裝進這個廠裡。”
姑媽家幾個老表都不成氣,就丟給老爸去頭疼去吧。
“這些都問題不大,只是粉條廠也太普通了吧?家家戶戶都在做,怕不好賣。”老爸插話說道。
“銷售不用管,你只管生產。”
“我管生產?”
“對,爸你這木材生意別做了,幫著管這個廠。”
“多大的廠?”
“計劃投資兩三百萬吧!”
“那麼大,我管得過來嗎?”
“生產粉條很簡單的,到時我在蜀都給你調點人手過來。”
“那還差不多,只是就生產粉條一樣?”
“紅薯粉,紅薯粉條,先做著吧,以後看情況再添一些合適的產品。”
“粉條到時多的一些像麵條一樣一小把一小把的。”
“紅薯粉也包裝成半斤、一斤、五斤、十斤不等,到時銷往蜀都、渝州甚至外省。”
“普州紅薯粉和粉條也算是特產,到時用食品廠的渠道銷售,只要質量保證,總會有市場的。”
“你這樣說,倒也有做頭。”
“我們再把普州碎滑肉的正宗配方印在紅薯粉的包裝上,到時肯定受歡迎。”
“你這個想法不錯,普州碎滑肉也算美食一絕,很多人喜歡吃但不會做,配方印在包裝上,是個好辦法。”
“這幾天爸就和宋經理去工商局跑一下手續,至於廠址,我看設在魚灘鎮上面一點,靠近大溪河,取水方便,水源汙染也小。”
“如果銷量好,今後大膽擴建,多招一些工人,反正這種廠對工人的要求也不高,這樣總會解決一些剩餘勞動力。”
“好!”
“那條公路,如果透過審批,我就出錢把這條路修起來,這條路也太難走了。”
“小山,你為三哥做得太多了!”
“自家兄弟,客氣的話就不用說了。你不做這鎮長,有些事還是會做的,你不過是搭個順風車罷了,別在意這些。”
......
“爸,我這輛車留給你開怎麼樣?”
“不用,這小鎮上還開什麼小車,何況你這車在這裡開也是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