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站了出來,對著李泰行禮道“既然皇太子開了口,那臣以為此事就如皇太子所言。”
“如此甚好···”
李世民頷首道。
“如今已到一月,不日將到年末,想必中愛卿已經陸續收到下屬的彙報,眾愛卿何不繪製一番大唐的國力?”
古代大臣和現在上班一樣,都有年終總結,也有政績考核,甚至還有年終獎和年假。
“這···”眾臣面露難色,倒不是他們不願意,而是這資料的缺失很厲害。
在沒有統計之前,也有相關的記錄,不過沒有這麼細,記載的也是比較常見的資料比如說人口,存糧,庫銀等等。
但這資料也有很多問題,缺失,虛假等各種問題。
造成的原因也多種多樣,比如常見的武將調動,連年的災害,貪官的隱瞞等等
如果要將這麼多的東西全部統計出來,耗費的時間,人力極多,最少不可能一兩天就弄出來。
最後魏徵佔了出來開口說道.
“陛下,不是臣等不願意,只是那文獻資料眾多,再加上職位更換頻繁等原因,這統計恐怕很難統計準確。”
經過魏徵的提醒,興致極高李世民被潑了一盆冷水,顯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咳。”李世民看著眾臣的目光,也只能算了:“那既然如此,眾愛卿便回去慢慢收集資料,待到年前,再商議此事。”
年前?也就是二月份之前,還有二十幾天的時間,應該夠了。
眾臣心中掂量了一番,覺得這個時間已經夠了,便開口到:“臣等謹遵聖命!”
李世民間大部分的人都同意了,起身宣佈到.
“既然眾愛卿皆同意,待下次早朝之時,朕便宣佈以長安縣為試點。長安縣增添一位統計官,官員考核中增添一項統計考核,”
“陛下英明。”眾臣低頭行禮道。
“既然如此,那眾愛卿將就此商討長安縣相關的統計官以及負責的事宜···就此商討,以及各地資料的記錄採集方式等等···”
“是。”眾臣紛紛行禮同意道。
“若是都已統計為核准,那應當治理一套處事的標準,高於此等標準即位為上佳,其餘以此類推。”
魏徵站了出來開口道。
“何不出一本類似《唐律》的書,將我等處理政事的方法制定成書?”
房玄齡皺著眉頭思索到:“既然政事可以處理成書,那麼唐律的判案方法也可以處理成書,甚至可以登報!?”
“登報?”
“若是將窮兇極惡之徒登報,不僅能得民心,更能讓百姓警戒。”
“可若是變得行事變得呆板,不近人情又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