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臣面露驚色,紛紛議論。
眾臣:“魏王穿著太子禮服和陛下並馬而行,這太子之位看來是要交給魏王了。”
長孫無忌:“此事,陛下不曾與我等商議,看來陛下是有所察覺。”
諸遂良:“昨日魏王所言,眾人皆知,誰曾想,魏王竟能將天下大勢看的如此明白。”
長孫無忌:“那又如何?自古以來,帝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諸遂良:“我等豪紳氏族遍佈朝野。”
長孫無忌神情複雜的看了諸遂良一眼。
諸遂良同樣是豪紳氏族,但他十分的特殊。
諸遂良掌管吏部,大小官員的任免都要經手。
他還是史官,掌管後世之人的言論,帝王的仁德與否全在他一念之間。
歷史上便是他記錄著玄武門之變,後來李世民突發奇想看了一遍,便將其中細節改了。
至今,歷史只知道玄武門之變的結果,而不知道其中細節。
“下馬!”
李世民領著李泰走上了朝天門,問著李泰道:“皇兒,此處景色如何?”
此時,天微微亮,青紫官服,顯得灰朦,放眼望去,只見一頂頂烏紗帽的官員在朝天門前等待。
等時辰到了,門便會開啟,眾臣依次有序進入太極殿。
“青衫成群,烏紗相望,文武百官眾多,可見大唐繁榮昌盛。”
李世民笑了,對著李泰說到。
“嗯,這朕打下的江山,而他們則是朕的大臣。
朕老了,他們也老了。
朕掌管不了他們了,他們亦掌管不了身後的氏族了。
五姓七望,三分天下。
朕便是李氏一族,屬於武將一派,嫡系皆在軍中。
另一派則是文官一派,朝廷上下百文官多屬他們。
還有一派便是武氏一族,他們雖說無兵無權,但手中銀錢眾多,更有不少科舉官員投靠,日益壯大。
武將一派,對陣殺敵,抵禦蠻夷,能得心應手。
文官一派,治理國家,國泰民安,乃如魚得水。
三派你爭我奪,掌管天下,要做的便是令三派平衡,懂得如何取捨。
皇兒,有何想法?”
就目前而言,三分天下的確是如此。
隋朝三徵高句麗,失敗而歸,整個王朝被拖垮,成了一盤散沙。
而當武力值最高的武將一派,接受了最有錢的武家的資助後,好似如魚得水,順理成章的得到了整個天下。
那些文官則該砍的砍,該殺的殺,清洗了一番之後。
李世民發現,治理這個國家不能少了文官,便延續了科舉,但能讀得起書的人依然是門閥。
因此武氏一族,有更多的文官加入,日益壯大。
“父皇有沒有想過,凌駕於所有氏族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