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三年,大漢倒是沒什麼事發生,雖然小叛亂不斷,然而卻都快速的被鎮壓了,這都是皇帝下旨讓地方官招募兵力前期有利的一面,至於以後,且看風雲。
中平四年,陳湛在河東跟文武過了個新年後,就帶著蔡琰和兒子上了京都,正月十五,皇帝和皇後悄悄的來到洛陽的醉仙坊,看望自己的孫子。
“哈哈,朕的孫兒,朕的孫兒。瞧瞧,這多像啊湛,哈哈哈哈。”皇帝樂呵呵的抱著才兩三個多月的陳信,陳信睜著大眼睛看著自己的爺爺,不哭不鬧。抓這自己的拳頭。
皇後在一旁看得心癢難耐,哀怨的看著皇帝,說道“哎呀,讓我抱抱,讓我抱抱。”
哈哈一笑,皇帝把陳信小心的遞給了皇後。“行吧,你和琰兒先出去,待會晚飯的時候一起吃個飯。”
知道他們父子兩有話要說,皇後和蔡琰識趣的出去了。
“父親,您可要保重身體啊。”中平四年,中平四年,在過兩年,歷史還是要照舊,自己已經很注意皇帝的身體了,而且皇帝看起來似乎並無大礙啊。想來應該改變了吧,但願是自己杞人憂天,陳湛如是的想到。
擺擺手,喝了杯醉仙釀,皇帝開口說道“哎,朕的身體朕清楚,對了,讓你準備的事準備得怎麼樣了?”
雖然還想再勸,但是有些話說太多反而不好。“孩兒已經安排妥當了,只是,關西關系複雜,若是挑起戰端的話,怕其中多有變故啊。”
又喝了杯酒,皇帝手指敲了敲桌子,“把董卓調離西涼他不會答應,這董胖子,有他在,想收複西涼看是難事啊。”
“確實,不過近幾年魂靈已然有了一定的規模,並且已經滲透了整個西涼,要收複還是有幾成勝算的。”給皇帝倒了杯酒,陳湛說道
“嗯,這樣吧,你把河東交給長文,然後你帶北軍五校去西涼平叛,那五個校尉看起來不錯,朕相信你的眼光。”
“喏。”
“對了,韓遂韓文約你知道嗎?”
“韓遂?九曲黃河韓文約?”
“對,有機會,把他殺了。”
“喏。對了,父親,這長文他。。”
“我知道你要說什麼,放心吧,陳紀我幾年前就跟他說過了,他陳家也不是什麼根基雄厚的世家,也就是你所說的書香門第而已,我把你說的將來要創辦的科舉制跟他父子說了後,他父子都覺得可行,畢竟他們也是有才識之人,而且,就算不同意,沒了陳群,天下就沒有可治理河東的人了嗎?”
“父親說的是。”
中平四年,二月,皇帝下旨讓陳湛領護羌校尉,持節,兼河東太守,同時下令北軍五校暫時歸屬護羌校尉摩下,征討北宮伯玉。
二月半旬,陳湛諸事處理完畢,北軍五校也到達河東,陳湛整軍出發,途徑長安,扶風,漢陽,奔襲一月,到了榆中,陳湛下令在榆中休整,同時派人給皇甫嵩送信,讓皇甫嵩務必保證糧草供應的同時也派人送信去河東,在河東早已備好的糧草可以送往漢陽,還囑咐他們不能走安定,安定是董卓的地盤,這家夥,若是演一出羌人作亂,河東的糧草被劫,那陳湛也只能吃啞巴虧。
在榆中休整一日後,陳湛領軍出發,此次除了領北軍五校共二萬五千人,還有河東一萬黑詡軍,其中五千騎兵,以及五千重步兵,其實也是五千個批了鐵甲的步兵,勉強算是重步兵,因為當時計程車兵大多是披著皮甲,能給五千士兵批上鐵甲算是土豪了。
三萬五千人,浩浩蕩蕩,毫不掩飾的直指金城。然而,在此時卻傳來一個令人震驚的訊息,北宮伯玉被韓遂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