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們本身就是以和朝廷作對為己任。
當然是搶了朝廷的東西,越貴越多越好。
這樣才能顯示出自己的本事。
武植在旁邊看的暗笑不已。
說實話,水泊梁山上雖然有108單好漢,可關鍵是這些好漢,總感覺腦子裡缺根弦兒。
大概就是因為吃了沒讀書的虧吧。
畢竟梁山好漢當中真正有出身或者說有學問的人就排了前30個。
至於後面的七十幾個,要麼是稍微有點出生,要麼就是什麼三教九流,偷雞摸狗之輩。
所以說,像這樣一個隊伍,他們能做的除了戰山為王和朝廷做對之外沒有其他的選擇。
宋江竟然還想著將這些人招安?
那和送羊入虎口有什麼區別?
其實,最早讀水滸的時候,武植確實覺得宋江這個人非常的不錯,及時雨宋公明江湖上名聲鵲起。
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給他面子,但凡是聽到這6個字都會恭恭敬敬的叫一聲宋大人。
但是到了後來,武植是再看水滸。
卻發現宋江從頭到尾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偽君子。
雖然名義上裝的有多麼義薄雲天,可是背地裡所做的事情基本上全部都是隻為了自己考慮。
因為自己最開始是為朝廷效力的,所以自從上了梁山之後,便總是想著向朝廷投誠。
希望能夠被招安。
不僅如此,晁蓋死後,但是假仁假義,先是推辭說不想當大當家,可結果呢?
還是穩穩的坐上了大當家的這個位置。
尤其是後來逼盧俊義上山之時。
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
就這種人,憑什麼稱得上義薄雲天?
人家不願意落草為寇幹什麼要將玉麒麟盧俊義拉入夥。
三打祝家莊同樣如此。
最讓人氣憤的便是這個傢伙在之後非要接受朝廷的招安。
說不好聽點,整個梁山好漢當中有23的人都出身不正。
要麼就是在官府有前科。
要麼就是本身行為不規範。
這種人被招安之後如何能夠得到重用?
而為了向朝廷表達忠心,宋江更是完全不管兄弟們的生死,非要去徵方臘。
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