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武植態度堅決。
公孫勝反倒覺得沒什麼。
人之常情。
況且現在也不是最好的時機。
武植是透過自己的知識,知道未來大宋王朝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
但是公孫勝可是憑藉他的所學以及觀天象的本事,預料到在未來的一段時間之內,大宋王朝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也許那個時候可能才是最好的機會。
所以現在能和未來的天選之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對他來說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進展。
隨即公孫勝便點了點頭。
“武官人,您放心,若是您當真不願上梁山,我絕不強求,只不過你我有緣在陽穀縣相遇,能成為兄弟也算是緣分。”
武植聽完暗自鬆了口氣。
他也不在乎公孫勝心裡究竟在打什麼算盤。
反正不要來影響自己的小生活就行。
臉上也露出了笑意。
“既然如此,那道長以後可就別再叫我主公了,這兩個字容易叫人誤會,要是被官府聽見恐怕會引火上身。”
“這一點武官人大可以放心,貧道還不至於是那種愚蠢之輩。”
公孫勝也笑道。
此時氣氛漸漸輕鬆了下來。
兩人又閒聊了一番。
而公孫勝這才發現武植的見識學問遠遠超乎自己的想象。
這其實並不會讓他有多麼意外。
公孫勝自認為天下最博學的人便是自己的師傅。
而到如今為止,他還沒有見過任何人能夠超過自己的師傅。
但武植卻不一樣。
甚至讓他覺得此人和所有人都不一樣。
無論是見地還是學識,完全不像一個普通人。
而且公孫勝之前還專門打聽過。
武植雖然長得面如冠玉,高大英俊,但家世確實不怎麼樣。
更沒怎麼讀過書。
否則也不至於淪落到要賣炊餅的地步。
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卻能說出一番,連許多讀書之人都說不出來的見解。
可見如果給他機會的話。
功名利祿絕對不在話下。
這也更堅定了公孫勝內心的想法。
同時他也意識到為什麼武植不願意答應自己上梁山。
或許對方有其他的考慮,又覺得時機還不夠成熟。
要知道如果想成大事。
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這是歷來無數先賢證明過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