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愣了一下:“最近好像都沒什麼事,怎麼了姜哥,嫂子找春花啊?”
“不是。”姜虎搖頭。
“這幹活要包午飯,我們家事兒也不少,就想外面找個人專門煮飯,十五個銅板一頓飯,弟妹要是想來的話,我就不去找別人了。”
“來來來!”張遠想都沒想就連連點頭:“肯定來,姜哥你真找對人了,春花做飯可好吃了,還經常幫人做席面呢。”
“真的,那可太好了,等開工那天,你們一起過來。”
有個做飯好吃的廚娘,可以讓幹活的幹勁提升不少,這是毋庸置疑的。
等到第二天,姜虎果然一大早就進城去了,辦理地契這事兒,自然有專門的官員,還不至於會驚動更上面的人。
不過在出發之前,姜虎還是特意包了幾個紅包。
這幾年找人辦事兒,他也是熟門熟路了,有些時候,一點點銀錢,就可以非常的省時省力還省心。
然而讓姜虎意外的是,今天一路走來,他準備送出去的紅包,都被人拒絕了,並且還一路暢通無阻。
尤其是那辦地契的官員,在仔細詢問之後,就麻溜的給他辦理了地契,完全沒有為難的意思。
從進門到離開,全程不到兩刻鐘。
到最後姜虎不得不感嘆,這縣衙裡果然還是清風朗月啊!
而不小心聽到爹爹感慨的小米則表示,這分明就是上面有人打了招呼,所以才會這麼順利的好嗎?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姜家的豬圈,開工啦!
在四月初八這一天,隨著姜虎第一鋤頭下去,加上專業師傅一共十五個人,就熱火朝天的忙碌起來了。
大家先搭了一個簡易的亭子,就在豬圈外面不遠的地方,讓春花方便煮飯。
然後是清理雜草荊棘,還有一些野生的樹。
姜虎找了一處沒有大樹的地方蓋豬圈,這裡正好也在十畝荒地的邊緣,就靠近小溪流。
等豬圈蓋好了,煮豬食的鍋也在靠小溪這邊,到時候挑水也方便。
大家熱火朝天的忙碌起來,姜虎和七喜也去幫忙了,中午飯都直接在那邊一塊吃了。
二孃和楊嬸子在家照看孩子老人,還要給家裡的其他雞鴨鵝準備吃食,也不輕鬆。
不過二孃也好奇豬圈那邊是什麼模樣的,就喜歡站在水潭邊上,往那邊看。
正好今天小米跟她一起過來,看看孃親,再看看面前的小溪,乾脆拉了拉孃親的胳膊。
“娘,我們在這邊搭一座小橋唄,這樣以後去豬圈多方便啊,不用從那邊繞遠路了。”
說著還順手一指,可不是,距離他們最近的一座小橋,也有四五百米的距離呢。
而那豬圈就在水潭的正對面,這要是有一座橋,直線距離只有二三十米好嗎?
“搭橋?”二孃點了點小米的眉心:“這豬圈都還沒蓋好呢,又想著搭橋啊。”
小米癟癟嘴:“這又不難,爹爹他們昨天不是才挖了兩棵樹嗎?這小溪也就五六尺寬,直接用幾根豎樹幹也能搭一座木橋啊。”
木橋是最簡單的,把小溪兩邊稍微挖一挖,然後把幾根樹幹並排放進去,再把兩端填上土,完全不用擔心會鬆動好嗎?
當然,要是願意辛苦點,在小溪中間放上一塊厚厚的石頭,然後在石頭和小溪兩邊分別放上青石板,這石橋不就成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