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家不那麼忙,但是姜裕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會抽一個時辰看書練字。
在一年以前,他一直覺得自己還算用功,學習也很好。
但是等到了縣城,看到其他同窗,才知道自己跟他們比起來,
啥也不是。
就連當初學院收下他,也有劉伯,或者說,劉澤父母的原因。
他也是後來隱約聽到了一點風聲,書院收下他,並不是他讀書有多厲害。
書院院長除了認為他的記憶力還不錯之外,
更大的原因,
還是因為劉澤的爹孃。
姜裕見過劉澤的爹孃,第一次去縣裡的時候,
就見過了,劉伯父劉伯母還讓他替他們,給自己的爹孃問好呢。
也是很和藹的長輩。
至少姜裕心裡是這樣認為的。
除此之外,姜裕平時也時常去劉家吃飯,他是住在學院的,學院有專門的學生宿舍。
不過到現在為止,姜裕也還不知道劉澤父母的身份,大家都說是商人,但又有人說好像不是。
好在也正因為劉家,雖然學院中,也隱約有人傳他是走關係進的學院,但是並沒有敢欺負他。
在縣裡讀書一年,姜裕已經不像在鎮上那麼單純,別看書院裡都是十幾歲的少年,但是各種勾心鬥角都不少。
得益於劉家,姜裕在書院日子倒是清淨,
不過他也並沒有得過且過。
在發現自己跟其他同學的差距之後,
姜裕更是認真努力,
不說超出其他人,但是至少,不要拖後腿。
所以即便現在才大年初,他也沒有放下功課,每天依舊按時看書。
冬天冷,加上院子裡不時有人經過,不適合看書。
不過,二孃也有自己燒木炭。
做飯,煮豬食的時候,將那種還沒徹底燃盡的炭火,放在陶罐裡,然後蓋上蓋子,悶熄之後,就是很好的木炭了。
這樣的木炭去鎮上賣,價格可不便宜。
不過姜家的木炭並沒有賣過,都是留著自己用。
木炭燃燒的時候,沒有灰塵,沒有明火,放在火盆裡,可以放在屋子裡。
只要注意開著窗戶通風,不管在房間裡看書還是繡花,都不會冷了。
而一般情況下,在院子裡,或是屋簷下距離牆壁較遠的地方,生一團火,一般都是直接燒的木柴。
可以省下木炭不說,還能再做一點新的木炭。
明明大年初一那兩天還出了太陽,今天又是陰冷陰冷的了,好像隨時都會下雨一樣。
早上姜裕剛吃完飯,二孃就把炭火給幾人點上了,除了姜裕,魏子昂姜威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