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其它小說 > 春歸郎未知 > 第二百七十章 人才來聚

第二百七十章 人才來聚 (第2/2頁)

“先要查探清楚這些人是否值得收留,身家是否清白,我不希望咱們家像篩子似的,到處都是漏洞,到處都是各府的探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孟縈點頭表示贊同。

“咱們府裡目前人員不多,可將母皇賞賜的府邸,闢出一半圈起來,留個角門進出,讓他們安頓到那邊。這樣既不影響我們的生活,找他們商議事情時,來往也比較方便。”蕭瑾瑜建議道。

“我想,他們可能需要場地進行試驗,東邊的府邸若是闢出一半,既要住人,又要建大的試驗場地,恐怕就顯得擁擠了。不若我們在東城門附近購買一塊大點的場地,再建一些住房配套,這樣他們都有發揮的空間了。若再來人,都可安置到那裡,不會影響我們這邊的生活。”孟縈向來保護生活的私密性,不喜歡在人眼皮底下被盯著生活。

蕭瑾瑜很喜歡孟縈的提議,他只是想試探孟縈到底有多少身家,怎麼長久地養這些人。便笑著說道:“娘子好手筆,這樣就需要一大筆支出,娘子可想好如何長久地養著他們。另外娘子還要養多少這樣的工匠?”

“當然是多多益善,畢竟他們的技藝,有的需要數十年的打磨,找到這樣的人並不容易。只要有人才聚集,總能為他們找到出路,讓他們為我們所用。”

我們這個詞,蕭瑾瑜覺得很喜歡。她慢慢將自己當做孟家的一員,有事也與自己商量,這是個好現象。

“東城門附近的土地比西城門附近的土地要貴得多,為何娘子不選在西市附近?”蕭瑾瑜問道。

“我們住得離東市近,去西市太遠,來回路上花費時間頗多。另外,西市聚集的人多是市井小民,紛爭不止。容易影響他們專注地研究自己的東西。而東市這邊地價雖高,但居住的民眾素質要高得多。再說,京城地價逐年翻升,那麼偌大的地方,長久下來也是一項很好的投資。”

“那就按娘子的建議辦,明日我讓人去東城門附近,看看是否有宅院出售。”

“若是一次性找不到大宅院,看是否能找幾個連著的宅院,到時打通,也算寬敞。”孟縈退而求其次道。

“若是有空地最好,我們自己建造,這樣雖成本會增大,但可以按照娘子的意願來。”

孟縈發現與蕭瑾瑜商量事情非常愉悅,他能聽進去別人的建議,同時手下人手眾多,辦事方便。

晚上十一郎過來,大家一起用哺食,他與蕭瑾瑜之間相處氣氛宛若從前,只是孟縈的心態發生了變化。她總覺得說不出的彆扭。十一郎不爭不搶的態度,又讓孟縈有些心虛。以前他是借住府裡,她對他並無家庭責任,現在他成了她名正言順的夫郎,意味著照顧他也是她的責任。

以前十一郎在她這兒的時候,總是有些霸道愛作,那時孟縈忙著科考,懶得與他計較。現在看他這般溫潤順從,孟縈總覺得有些不適應,害怕他又憋什麼大招,讓她應付不來。

人就是這般矛盾,以前十一郎不聽話亂生事,孟縈覺得那是常態,現在他不搞事,孟縈又覺得他在暗戳戳地準備大動作。十一郎若是知道孟縈這般想他,肯定覺得委屈萬分。

第二天中午,蕭瑾瑜派出去的人給孟縈帶來了東門附近的房屋資訊。孟縈先檢視了空地資訊,然後再看房屋資訊。腦子裡有了初步瞭解。

用罷午膳,孟縈和十一郎準備去東城門附近看房子,蕭瑾瑜的人陪同一起,那邊的牙人也聯絡好了。

他們先去看了一塊空地,在一條臭河溝旁邊,地方頗大,但由於周邊環境臭而骯髒,故而地價下調了不少。孟縈一下子就看上了這塊地,夠大,雖然環境不好,是因為臭河溝的緣故。到時,將臭河溝引入活水,再開掘一番,種上各種果木,環境就可以大大改善。這麼大的場地可以建好幾十套二進的房子,和五個大院子做試驗場地。

地價的單價雖低,但面積大,買下來費用不低,再加上開發建造費用所需的價錢,差不多得三五十萬貫之巨。這對一般家族來說可能支撐不起,但對孟縈來說,銀錢不是問題。

當下孟縈便決定買下這片土地,不過她看這土地上面還有幾間茅草屋,住了好幾戶人家,唯恐出現拆遷問題。她不願意因拆遷讓這些人無家可歸,從而滋生出眾多矛盾。便問了蕭瑾瑜的手下吳綸道:“吳家郎君,這幾戶人家是否有地契,到時如何遷移到他處?”

“這個孟侍講無須憂心,他們只是臨時搭建在此處,並未辦理地契,官府本意將這塊地整塊出售,若是孟侍講有意購買,下官自會與官府交涉,將這片土地清理出來。”

不存在拆遷矛盾問題,孟縈當下便拍板,將這塊土地購置下來。她突然覺得自己怎麼有些像搞房地產的。她的本意是購買房子自用的,怎麼就變成建房子了?

未完部分,請看作者的話,感謝投票的寶寶們,週一打雞血了嗎?努力加油哦!)

喜歡春歸郎未知請大家收藏:()春歸郎未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說: 何以共白首 給我重逢新世界 世界攜帶者之夏朝 火影泉奈傳 星際酒館,但是進的戰錘 重生之逆天太子妃 魔神聊天群 此關一坐三千年 都市之全能仙王 甜婚暖戀:總裁霸上癮 醫妃駕到:王爺莫囂張 天柱大陸 萬千殊途,你是歸途 驚悚直播:別氪了,主播忙著手撕大反派 妖鬼子 聖靈血皇 我寫的小說能提現 重生之冥主歸來 天帝太一 神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