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不可置信,雙眼早已布滿了淚水,和政的話說出了自己的顧慮,但凡他有一絲辦法也絕對不會做出這等謀逆之事,而他也知道瑾王會拿自己的家人威脅自己一次,就一定會有兩次三次,等到自己沒有利用價值時,那下場就是兔死狗烹。
如今得知自己家人會有一線生機,自然是欣喜若狂,瑾王雖是小人,但他不能言而無信,既然答應做到就一定要做到。
“多謝和將軍體恤,雖瑾王不仁,但既然應承就不會做一個言而無信的小人。”
“和將軍是馳騁沙場,保家衛國的真英雄,我等心悅臣服,只希望我走後和將軍能解救出我等家人,給他們一個安寧的生活,這便足以。”
含淚,直直的朝和政跪下,重重的磕了一個響頭,站起來對身後的人說道:“諸位跟隨和將軍保家衛國,幫我照顧家中妻兒老母,這恩情來世再報。”閉上眼,兩行熱淚奪眶而出,抽出腰間佩戴的刀劍,抬頭往自己的頸脖割去,動作快速,毫不猶豫,真心尋死。
在千鈞一發之際,虎口一麻,手中的刀劍掉落在青瓦臺上,發出清脆的碰撞聲。
雙眼睜開就見和政如風而至,站在自己面前,還是一樣沒有情感的語調:“既已知錯,留命償還!”
那人聞言,頓時跪下,掩面而泣,裡面有多少的辛酸與悔恨旁人不知。
誰說男子流血不流淚,只不過是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罷了。
原以為會發生拼殺的場面,卻在和政的三言兩語中不費一兵一卒將他們降服。
看了一眼時辰,已經不早了,和政快速朝著養心殿而去。
而瑾王將南宮依押走後,快速以皇上名義招文武百官進宮,自己則帶著人,從另一條路走向太和殿。
等和政到達養心殿時已經晚了一步,早就已經人去樓空,只留下一些宮女太監們,連齊濱也不知去向。
進殿看看皇甫銘還是一樣安詳的躺在床榻上,詢問了一番這才知道,皇甫銘已經駕崩,南宮依涉嫌謀害皇上被捕,瑾王帶著人迫不及待的往太和殿而去。
雖然不知皇甫銘為何會在這個時候駕崩,但也知道跟瑾王脫不了幹系,如今急忙去往太和殿,定是有所動作。
和政顧不得皇甫銘的屍體,更管不了南宮依及皇甫煜,立馬趕到太和殿。
瑾王高坐龍椅,文武百官跪拜,齊濱宣讀聖旨:“眾卿接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因先皇之事,朕深感愧疚,若朕駕鶴西歸,由吾弟皇甫拓襲承天子之位,特立下詔書,欽此~”
齊濱越讀越覺得不對勁,這份密詔怎麼寫的跟皇甫銘之前的風格不同?
齊濱在皇甫銘還是皇子的時候就已經跟在他的身側,自家主子的平日裡什麼樣的風格他不是不知道,而且看著上面的筆跡雖然相似,卻總覺得差了些什麼。
不管疑惑再多,聖旨已經宣讀完畢,大殿中的大臣們,面面相覷,結局轉變太快就像龍卷風。
瑾王幕僚高聲呼叫:“臣遵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甫拓享受著眾人的朝拜,哈哈大笑道:“既然如此,那便開始登基大典!”
朝堂之下又是一陣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