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一聽,這慄姬平時對她寵愛的真是無法無天了,敢對他的女人孩子下手,這剛出生她就這樣子了,那天他一歸天,她當了皇太後,那還了的,不就像那呂後對戚夫人般如此。
自然他也不能光聽這兒的一面之辭,他吩咐道:“去,把良娣宮裡,把炭火查下,如果的確如王美人所說,就拿了來,扣了她這半年的月例錢,讓她來向這王美人母子道歉。”
這身邊的太監本是這太子多年跟著的,又得了這慄姬多得的好處,這皇帝一發話,他就讓他身邊的小太監去慄姬宮裡通風報信,這等他帶著人到了宮裡的時候,那些炭火已經轉移,已經不在原來的地,但這炭火所堆過的痕跡卻是實實在在在的。
慄姬見了他,厲聲罵道:“這樣一件小事,太子還勞師動眾,讓你來查,這王美人剛生了皇子,就這般的想騎了本宮的頭上了,這本宮還是太子的母親呢。”
那太監是個老練的,見她如此這般性情,說句難聽的,要不是他看的貌美,這太子又對她一見鐘情,不然也不怎麼能讓她成為這後宮如此霸道的人。
“娘娘,您還是稍安勿燥,這既然有人告了狀,這他公私自然都是要查一下的,一來,還了娘娘您的清白,二來,自然是要堵了王美人的嘴。這樣一來也說,她們以後,自然是不敢再生是非。”
那慄姬一聽這大監的話,火氣少了一半,這她的兒子雖還不是太子,但已經是這太子指定的,她的心氣自然是高。
這王小美人,王大美人,都是這館陶進獻的,這太子又抹不開面子,是他姐姐介紹的,他都往宮裡帶,這當年對慄姬的誓言自然也不像當年那般的信誓旦旦。
她對於這太子沒有辦法,她鬧過,吵過,最後她不得不妥協,但對於館陶她是深深記恨,仇已結深。
這樣一件事,大監回來告訴太子,說是這慄姬也是好心,把這些分封給了宮裡的老人們,還特別孝敬了皇後娘娘宮裡的人,特別是那位太子的乳母。這些太子又派了人去查實,太子也是不罰她。不了了之。
這王小美人雖心裡不服,但仍心下有多了恨意,只盼著有朝一日能揚眉吐氣。
這樣子又過了些年。
皇帝駕崩,這皇後成了皇太後。
這太子成了皇帝,這劉啟封了太子,但這皇後卻是薄氏。
薄氏在椒房殿內,由皇太後重新替她裝飾了一番。皇太後見她進來,向她行了禮,她道:“皇後,你不用三番四次的抱歉,這椒房殿本就是這皇後所住,離龍呤殿又近,自有龍鳳和鳴的好意。這哀家作為皇太後,自然要住到北院,哀家不會冷清,哀家年紀大了,也想清靜,有又些使喚的人在。這,王子宣成了這代山的守山將軍,這慎夫人和薄夫人也都去世,這先帝的嬪妃除了哀家,已經無了他人。連皇上也不在了,哀家說了這樣多,是想讓你當個真正的皇後,這慄姬是個良娣,她的兒子卻封了太子,你作為皇後,你一點也不著急,哀家不信,這麼多年的婆媳,你來哀家宮裡最是勤快,哀家的眼疾複發時,多是你在旁,伺候,連皇帝都沒你勤快。哀家提醒你一句,加緊時間得到,皇帝的心,生個孩子,那怕是女兒也好。這倒並不是為了將來當皇太後,是為了你自己將來有個依靠。這皇帝的心,總是這樣會有搖擺,但你既然是皇後,你就是母儀天下,那慄姬,她的兒子就算是當了太子,她也成不了皇後,她這些年幹的事,哀家一件件都記著。你好好準備準備。哀家今天一定會讓皇帝到你宮裡來。”
皇太後這些年幫了她很多的忙,她仍跪在地上道:“母後,這皇上的心並不在兒臣這兒,這兒臣也不想強求……”
皇太後見她一副軟弱無能又與世無爭的模樣,有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感覺,道:“你身為皇後,為皇上誕育龍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這慄姬得皇帝專寵多年,這些年瞞著這皇帝賣官買官,送銀子的人都能到了她那兒,她那個大字不識一個的兄弟,把這些銀子送進來,她真是來者不拒,把這好好的京城京官都成了她自個院子裡的事情了。哀家身為太後,這後宮是你自己的,你自己好好思忖思忖,別還是當太子妃時那般的讓人著急。”
皇後雖善良,但卻也不像外表般看起來無用,她有了皇太後這句話,道:“謝母後。”
淳于進來行禮道:“太後,這北院已經收拾好了,您過去看看。”
太後點了點頭,道:“好,你派人去一趟皇上那兒,讓他今天晚上來皇後這兒。”
皇帝剛登基,這處理的事情本就多,但他也知道,這他登基為帝,這皇後移居椒房殿,今天算是他們的新婚般榮重的日子,要不是慄姬一再來找他,他前幾天就過去皇後那兒了。
這慄姬又來了,端了湯藥來,道:“皇上,這臣妾送了湯藥來,這嘗嘗,味道不苦的。特意加了冰糖呢。”
皇帝看了看,道:“你又要求什麼,朕當太子時,多依著你,權力又有限,上面又有父皇壓著,你求的事多不成,這朕當了太子,要為百姓當表率,這你如果還是推薦誰為官的事,就放著。朕今天要去椒房殿,你回自己宮裡去吧。”
慄姬一聽,這事辦不成,這人還留不住,這心還不知道去了那兒,她有些不悅,但也只能不與阻攔。
這他去皇後宮裡,她是不擔心的,這些年,她一直有對付這皇後。
椒房殿內,皇後已打扮的嫵媚多情,風情妖嬌,一宮女直接端著一隻玉碗就過來了,“娘娘,這是慄姬娘娘宮裡送來的大補湯,讓您服用,說是能讓您早日懷上子嗣。”
正說話間,這外間傳這王美人到了。
這王大美人自從生了這皇子後,就身虛,一病不起,沒幾年就去了。這孩子自然就交到了這王小美人的手裡,這皇帝一登基,這慄姬是封了夫人,她還是一個美人,只不過,王美人,就她一人。
這王美人這幾年與這皇後相交甚好,天天來請安。
王美人向皇後行了禮道:“皇後娘娘,這藥不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