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一回事,實踐是一回事。
如果對著一群從來沒有見過6s的白丁,指望僅僅依靠培訓便能整出來,那就有問題了。
楊興國心知肚明這年頭大家對於管理知識的缺乏,對國際新生理論瞭解的不夠。
因此,這次的6s現場整頓,依然得由他親自上陣帶隊,否則工人們沒辦法獨立完成。
楊興國親自對每一個工序進生策劃,列出哪些是天天要用的,哪些是幾天才用一次的,哪些是基本不會用到的,反正就是按照使用頻率進行分類。
分類完成之後,就對他們的收納位置進行了規定。
工具都放到自制的工具板上。拿塊木片,下邊釘個木頭,地面上再釘個木片,於是它站可以站穩了。然後按工具放下去,在工具的各個外形輪廓處的木板上釘上鐵鐵,這樣子就形成一個個固定位置點,下邊再寫上工具名稱,把所需的常用工具都一一如此炮製,如此一外簡易的工具板就完了了。
也有另外一種方法,就是拿塊泡棉,然後在泡棉上摳出工具的形狀,摳好之後就可以把工具放進去了,這種更好看,只是比較費時間。工廠的大片泡棉不夠,楊興國只好能做多少泡棉工具板就做多少,不足的用鐵釘的方式解決。
這簡易的工具板看似不好看,但使工具有了歸納之處,比之前工具隨處亂丟,要找的時候需要花費個幾分鐘,有時候甚至忘記放哪裡強多了。工廠草創,一切以節約、高效為行事準則。
不常用的工具,楊興國要求將它們都給收到了工序對應的木箱子裡,並且貼上標籤,以方便查詢。
對於焊接用的電烙鐵等裝置,採取了清單管理,列入資產清單之中,並對其進行編號、貼標籤。
每個裝置的放置範圍都用白色的透明膠在桌面上貼個方形,標明裝置的放置範圍,超出了這個範圍,不好意思,你得將它給“請”回去了。
楊興國買來了市面上最好的綠色防靜電清漆,為了這種漆,他是跑遍了整個市場,最後才在一個店裡找到這款進口漆,發了高價才買到幾瓶。
買到之後,他利用周天員工放假的時候,按照使用說明調好了漆,然後先刷第一層,等幹了之後再刷第二層,最後才刷上防靜電的綠色清漆。
清漆完全乾了之後,楊興國用黃色的條紋膠帶在地板上劃出一個個區域,比如作業區域,人流行進區、物流行進區,路中間還還膠帶做了一個箭頭進行方向標識。
物品放置處還區分了物料區、待檢區、合格區、不合格區、待確認區,這些都可以有效的防止混料的發生。
如此規劃、整理之後,整個工廠看起來是地板清新明亮、桌几乾淨、裝置錯落有序,員工各施其職,進退有序,再也不會發生之前那種混亂的情況。
員工坐在這種乾淨整潔的環境之中工作,心情也都愉悅不少。以前一天上班下來,回到家裡就感覺到非常累,整天面對著灰色的地板、亂糟糟的現場,回家就是各種困累。如今映入眼簾的,盡是如此的賞心悅目,與其說是工廠現場,倒不如說是一種空間藝術,在這種環境裡上班,就是在欣賞藝術之美。
研究表明,人心情愉悅的時候,大腦會分泌對人體有益的激素,讓身體變更更加輕鬆、健康。前世有一家公司因為要百分百對外觀進行全檢,公司特意在檢驗間外邊種上花花草草,上班員工可以放自己喜歡的音樂,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檢驗員的視覺疲勞,防止錯漏檢。
楊興國提出來要規劃現場,郭滿全放手讓他去做。
週一上班的時候,郭滿全被眼前的情景給嚇呆了,站在車間門口,他不敢邁進去,他自己都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了地方,這麼幹淨、整潔的作業現場還是他的工廠嗎?
“小姨夫,不進去看看?”楊興國父子暫時住在郭滿全那,因此三人是一起來上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