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湖山分行授信審批部進行了一次大調整,黃興國不再兼任部門負責人,由趙金霞出任總經理,同時透過公開競聘流程在分行內部招聘了三位新任審批人。
趙金霞人長得不太好看,乾瘦的身材,眼睛不大,臉色白的有些過分,嘴角總是向下耷拉著,說起話來細聲細語,是授信審批部年齡最大的審批人,來春江銀行的年頭不短了,一直不顯山不露水的,此次升任部門總經理,多少讓大家有點意外。
至於在分行內部公開招聘審批人,則是葉濤在上半年對授信審批工作提出的要求,也是分行後備人才儲備計劃的一部分。三位新上任的審批人都是三十多歲年紀,最年輕的羅亞安才三十一歲。
“羅亞安不是幹放款和核保的嗎?他也能當審批人?”尹文婷看著電腦螢幕,一臉不解的問道:“不是得有業務經驗才能應聘嗎?”
“經驗他是不缺的,羅亞安幹過幾年客戶經理,大大小小的客戶也做了不少。”秦銳停下手裡的工作,在椅子上伸了個懶腰:“只不過他比較背,那些客戶後來退出了不少,要麼是不符合總行信貸政策、要麼是自身經營不善,不管什麼原因吧,反正業績是越做越差,正好前兩年放款中心缺人,他就找到領導,把自己調過去幹核保了。”
“羅哥這人倒是挺不錯的,就是脾氣不太好,”蘇洋想起上次尹文婷替秦銳簽名被識破的事,心有餘悸的介面道:“而且還有點較真,將來咱們要是有業務落在他手上,那可得小心點。”
孫偉聽他們說的熱鬧,也忍不住應和道:“是啊,他性子可夠暴躁的,去年有一次我在分行看見他跟營銷六部老孔吵架,那嘴皮子可真夠厲害,和機關槍一樣,把老孔懟的說話都結巴了,差點背過氣去,也不知道為了啥。”
“老孔那張破嘴,捱罵也正常。”秦銳站起身做了幾個擴胸運動,靠在窗臺上點了顆煙,滿不在乎的笑道:“羅亞安也不是多麼暴躁,就是容易得理不饒人。不過這人是個順毛驢,你越敬著他,他就越好說話;你要跟他裝逼,那就完了——他為什麼那麼討厭他們老總黃興國?就是因為老黃愛裝逼唄!”幾個人笑了起來,蘇洋剛想要接茬,鄭玉梅打來了電話:“小蘇,你過來一下。”
蘇洋掐滅手裡的煙,整理一下衣服,快步走進對面的行長室。鄭玉梅端著一杯茶水,正站在窗前盯著樓後面那片小區,聽到蘇洋走進來,也不回頭,開口問道:“老高的業務什麼時候到期?”
“老高?他們的貸款十一月底到期。續授信已經報上去好久了,估計下週就能上會。”蘇洋走到鄭玉梅身後,順著她的目光方向瞥去,窗外遍地梧桐落葉,一片秋意蕭瑟。鄭玉梅喝了口茶,不緊不慢的轉過身來:“他們想再增加一些授信額度,你覺得有戲嗎?”
“懸。他們公司的抵押物按評估報告上的價值滿打滿算也只能貸兩千萬出頭,何況審批人一直認為抵押物位置不好,評估價值虛高,能保持現有的兩千萬額度不降已經不錯了。”蘇洋把目光從窗外收回,好奇道:“按說給他們兩千萬貸款不算少,怎麼還要增加額度?”
鄭玉梅回到桌子後面坐下,放下茶杯輕輕嘆了口氣:“老高昨天找我,說是同樣的抵押物在城商行批了兩千五百萬授信,很快就能拿到批覆,如果咱們不能把額度提上去,他就不再在我們這裡貸款了。”蘇洋咬著嘴唇搖了搖頭:“兩千五?我覺得戲不大。要不我去跟審批人溝通一下?”
鄭玉梅低頭想了一會兒,衝蘇洋擺了擺手:“審批人是趙金霞吧?算了,既然她對抵押物有看法,咱也別找那麻煩了。再說人家馬上就要當老總了,肯定沒心思再管這種小事兒。老高那邊隨他去吧,反正業務量也不太大。”
“好的。”蘇洋跟著附和道:“不貸也好,他們公司平時只生產蛋糕點心,最多做點炒貨熟食什麼的,規模又不是太大,怎麼會需要這麼多錢呢?要是給他增到兩千五,咱還真不放心。再說馬上就該上會了,現在提出調整額度有點晚。”
“是啊,不過老高這人還算仗義,也挺實在,去年年底還幫咱完成了四千萬存款任務。就算業務不做了,你也別斷了和他聯絡,說不定以後還有機會合作。”鄭玉梅端起杯子喝了口茶,換了個話題:“羅亞安這人怎麼樣?你和他熟嗎?”
“說不上多麼熟,就是放款核保時打過些交道。大家都說這人還不錯,就是有時候愛較真,脾氣也有點…有點古怪。”
鄭玉梅饒有興致的聳了聳眉毛:“噢?是嗎?脾氣古怪?沒看出來呀,他每次見到我都笑呵呵的,很有禮貌。”
蘇洋搖頭笑道:“平時看不出來,碰上事兒就容易來勁。不過銳哥說他是個順毛驢,只要不惹他就沒事兒,惹著了就是麻煩——您怎麼想起來問他了?”
“分行準備為每家支行和營銷部安排一個對口審批人,咱們解放路歸羅亞安負責,以後我們的業務主要由他審批。”鄭玉梅抬起頭看著蘇洋:“李行長問我同不同意,我尋思他們都安排好了,就算我們不同意又能怎樣?再說了,那幾個上年紀的審批人架子都不小,還不如換個年輕的,好說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哦,是這樣啊。”蘇洋怔了幾秒鐘,微皺著眉頭笑道:“不過羅亞安也未必好說話,他要是上來脾氣,那可是夠難伺候的。”
“有脾氣不要緊,只要講道理就行。”鄭玉梅捋了一下耳邊的頭髮繼續說道:“過幾天我請他到支行來跟咱們大家見面聊聊,你們平時也多注意,跟他把關係搞好,以後有什麼事溝通起來也方便。”
春江銀行各家分行的授信審批工作早先大都是像總行一樣按照行業進行分工的,有人專門審批房地產企業,有人專門審批化工企業,有人專門審批紡織企業,等等等等,雖然劃分的並不那麼細緻嚴格,但重點行業一般都有專人坐鎮,其他業務佔比較小的行業門類則由萬金油型別的審批人負責。
這樣分工的好處顯而易見:專才專用,每個審批人在他負責的行業內都算得上是專家。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方式的弊端逐漸顯現出來:人員配置過於死板,無法滿足“一專多能”的用人要求,一旦總行信貸政策或者地方產業政策發生變化,審批部門的工作無法靈活調整,往往會出現“忙的忙死,閒的閒死”這種不合理狀態。
更令人不安的是,這些年大大小小的新銀行冒出來許多,作為一個相對封閉的行業圈子,銀行之間的人員相互流動實在是太過稀鬆平常,跳槽比家常便飯還要家常便飯。在這樣的環境下,若是某些重點行業的審批人突然離職,在找到接替者之前,與這個行業有關的專案審批就會陷入停滯。
即便是外行人也看得出,這種分工方式不利於一家分行的穩定發展,所以總行在前些年提出了指導性意見,要求各分行摒棄過去的用人思維、改變既有的工作模式,挖掘和培養一批認同總行經營理念、瞭解總行審批文化、符合總行風險偏好的綜合性審批人員。
湖山分行以前在這件事上的動作一直比較遲緩,雖然專案送審的形式變了,但相關人員的能力和觀念沒變,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紀的審批人,就像一塊放在日頭底下的冰坨子,表面看上去化的差不多了,其實裡面依舊凍得邦邦硬。直到後來部分審批人因受到吉星案牽連被免職,才給授信審批部的人員調整帶來了契機,此次內部招聘和按機構劃分對口審批人兩項工作同步進行,儘管前前後後折騰了大半年,但對於分行自身來說,邁出這一步已經殊為不易,不啻於一次大膽的嘗試。
鄭玉梅是個急性子,沒過幾天就把羅亞安請到了支行。羅亞安雖然大大咧咧的,但平常為人還算比較謙和,這次以新晉審批人身份來到解放路,更是不笑不說話,生怕給人留下什麼不好的印象。眾人在會議室閒聊了一會兒,待稍稍安靜下來,鄭玉梅輕咳兩聲,提高調門說道:“大家都知道了,亞安前幾天剛剛升任對公業務專職審批人,分行也調整了授信審批的工作模式,以後咱們支行的業務就全由他來負責審批。所以我就想著先把他請到咱們這裡跟大家見面聊一聊,為我們今後的工作提提要求,指導一下思路和方向。”說著笑眯眯的看向羅亞安:“羅總,請開始吧。”
銀行的審批人往往年齡大、資歷深、級別高,因此即便沒有實職,別人稱呼起來也常常加個“總”字。雖然現在逐漸有些年輕人加入審批隊伍,但崗位相同,也不能厚此薄彼,所以便一律以“總”相稱。
會議室裡的幾個人噼裡啪啦的鼓了鼓掌,羅亞安擺手笑道:“鄭行長太抬舉我了,我在審批部就是個生瓜蛋子,雖然以前幹過幾年信貸,但畢竟經驗太淺,而且已經久疏戰陣了,別說和鄭行長、陳行長二位沒法比,就算是跟秦銳這樣的老客戶經理比起來也差著一大截。”
尹文婷將一杯熱茶放到他面前,羅亞安道了聲謝,繼續說道:“分行也考慮到了經驗方面的問題,所以給我們三個新來的安排了三個月的跟班見習期,這段時間內我們可以審專案,但不能獨立出具意見,說白了就是能審不能批。而且分行安排我這個沒經驗的年輕人做解放路的對口審批人,也正是因為領導對咱們支行自身的業務質量和風險把控能力充滿信任,所以我這次來呢,主要目的是瞭解一下咱們支行對授信審批工作的意見和訴求,‘指導’二字是萬萬說不上的。”
喜歡解放路支行請大家收藏:()解放路支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