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安平縣令失雙臂死於非命
欽差大臣丟隨從禍要臨頭
上文寫到,宋真宗果真按著自己的心願,寫了一份皇榜,張貼各處。京城有一位壯士,看完皇榜上的內容,鄙夷的一笑,摘下了皇榜。此人到底是誰?他接下皇榜,究竟有多大的能為?書中代言,此人也與楊家將有關。此事先擱置一旁,這裡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與讀者朋友交代。
皇宮內院的早晨,別有一番風味。與之對照的,就是下面要寫的,安平縣縣大老爺的居所。陽光照在老爺姨奶奶的束裝臺上,上面的各種首飾,好似配合著陽光似的,發著爍爍光芒,同時,藉著陽光,還能看到姨奶奶侍奉丫頭身上,有著一些難以洗去的灰塵;衙役們,懶洋洋的,在家裡不願上班,帶著昨夜整宿消遣的疲憊,正在呼呼大睡;小鳥在枝頭之上,好似在喊冤告狀,可是公堂之上的縣大老爺,不知道身在何處;春風吹綠了每一個枝頭,卻無法吹醒,這已經沉睡了千百年的大地!
縣老爺在什麼地方呢?連二姨奶奶都在尋找。梳妝已畢的二姨奶奶,看了一眼鏡子中的小丫鬟春梅:“春梅啊!”“春梅在!”“你去老爺屋中看看,昨天半夜還不見他的蹤影,害的我和大夫人,整宿都是在自己的屋中,也沒去他的房裡。也不知道,現在回來沒?”春梅答應了一聲,就到裡邊去了!
大約也就五分鐘的時光,府中的老總管,跑將過來:“二夫人,您去看看吧!大,大,大老爺死了!春梅也昏在老爺的房中了!您快去看看吧!”前兩天,還在一起如膠似漆、同枕共眠的二夫人,一聽連春梅都嚇昏過去了,哪敢再去自己曾經住過的裡屋?她只是在哭,在哭這些還在閃光的首飾,還是不是自己的,等春梅再次醒來的時候,是否還會聽自己的呼來喝去!
老總管一看二奶奶不動地方,只好去找大奶奶。大奶奶也不願意去,好像正在屋中整理著自己多年積攢的錢財,打算遠遁他鄉,以自己風韻猶存的姿色,找一個山中的土財主,頤養天年。老媽子們,也在想著自己下一步的打算,沒有一個人肯去給縣大老爺去收屍。就連縣大老爺的兒子,也正在屋中,讀著他喜愛的春光之書,根本就沒有理會老總管所說的一切。
老總管來到縣大老爺的屋裡,看著他的屍體,不知道為什麼,流下了眼淚。這個眼淚,誰也說不準,是擔心自己的飯碗,還是真的與縣令存在感情,而流下的傷心之淚。也許,兩者都有吧。可,誰知道呢?
就在全府上下,沒人在乎安平縣令慘死,只在乎自己的一切的時候,大門被人急促的敲響著。老總管只好擦幹眼淚,去迎接不知道吉兇禍福的人們!
當總管把門開啟的時候,就看見四個身穿知府衙門官服的衙役,站在當前:“您有事嗎?”“老總管,您忘了?上次我們知府大人祝壽,還是我們哥四個,來請的縣大老爺!現在啊,有了一個天大的好事,給縣老爺報喜來了!”一聽這句話,老總管又哭了。一個知府衙門的衙役說:“發生什麼事情了?我們過來報喜,就是我們知府大人,給他外甥,在京裡謀了一個肥缺,明天就可上任。你高興不?”
老總管一聽,哭的更歡了,心想:“如果老爺活著,那該多好啊!唉!可如今,我就別想......”想到這,老總管就說:“四位上差,我們老爺沒有這個命啊!他已經死了!而且死的非常的慘。你們快去看看!我想,可能是被人害的!”四位上差一聽這麼一句話,真好像,從天而降的一聲霹靂,身子就是一震,緩了半天,這才說:“快帶我們去看看!”一行幾人,來到了縣大老爺的主臥。第一眼看的不是縣大老爺,而是小丫鬟春梅,昏倒在門外。一個上差就說:“趕緊把這個移走。”
一個家丁,這才把春梅抱回了他晚上睡覺的地方。趁著,這府中大亂和春梅昏厥,他來了一個趁火打劫。當春梅醒來,已成了事實:“春梅,你已經是我的人了。剛才我沒管你,是因為我正在老爺的後房偷錢來著。現在,我偷了好多錢,夠咱們活上下半輩子的,你就跟我走吧!你在這不一定會賣給什麼地方,沒準會把你賣到怡紅院,還是跟我快走吧!”春梅流著眼淚,點頭同意。兩個人逃之夭夭,準備遠遁他鄉,沒成想,卻遇到,另一件可怕的事情。這個事情,先擱置一旁。還是說說四位上差,如何處理縣令的屍體吧!
這四位上差一看春梅被一個家丁抱走了,也沒在意什麼,一進屋兒,就要尋找縣大老爺的屍體,沒有兩秒就找到了。其中一個上差,好懸也因看到這樣的慘狀而暈倒:大老爺縮著脖子,好似曾經被什麼東西咬過頸部;雙手呈抓起狀,似乎曾經與什麼兇殘的東西搏鬥過;雙腿僵硬,已經沒有了與兩位姨奶奶纏綿的姿態了;雙臂,一個好似被什麼東西,撕咬的亂七八糟,一個應該是被一把鋒利無比的寶劍或寶刀,齊的跟鏡面兒一樣砍下;一雙大眼睛,惡狠狠的盯著自己曾經看過的東西——是僵屍嗎?您想錯了!
一個上差說:“這裡的一切都別動。張頭,李頭,你們在這看著,千萬不要破壞現場,我和趙頭回去稟告知府老爺!”“好的,有我們倆,放心吧!”本來他們也不想留下,萬一遇見什麼呢?可是,既然王頭搶先說了,也只好答應。
王頭和趙頭回到府衙,把這件事報告給了知府大人。知府大人,一聽就哭了:“是誰這麼狠心,把我的外甥害死了!我一定要上報給皇上,查個水落石出,為我外甥,報仇雪恨!”可是,他心裡想的是:“這可如何是好?我怎麼向巡撫大人交代!他的幹兒子,在我的治下死了!唉!”於公於私,這位知府大人,都得上報。本來這事,按照規定,報給吏部和刑部即可,根本不必驚動高宗皇帝。可是,由於從中有個巡撫大人。這才,讓一個高高在上的高宗,得知此事。
沒有幾天,皇帝給了批示,派一位欽差大臣,去查辦此事!這個欽差是什麼人呢?他又能否辦案得力呢?下文,筆者將為您慢慢揭曉。
高宗知道這個事情以後,又把他的心愛老臣,秦檜,秦檜丞相,密詔到宮中:“秦愛卿,朕與你說一個事情。你看如何解決?”秦檜趕緊跪下:“多謝我主,這樣的信任於我。無論此事,是否在臣的能力範圍之內,臣都盡心盡力去做,直到您的滿意為止!您的滿意,才是我們做臣子的,最宏大的目標!”高宗非常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後說明瞭經過。
當高宗把經過說了一遍,秦檜轉著眼珠子,尋思了片刻:“回稟陛下。臣倒有一想法。”“愛卿請講!”“臣想啊,這安平縣令,畢竟是李巡撫的幹兒子。李巡撫是我朝重臣,不能重新派個新縣令,去主管縣事,而是要查個明白。何況,不查明白,傳言出去,也有損皇家威儀。所以得查!”“如果不派新縣令,那由何人去查?”“臣覺得,縣令之死,應該由更高階的官員去查。所以臣建議,封一朝中的重臣,為欽差大臣,前往安平縣。一是查辦此事,一是暫時主管安平縣的縣事。”
高宗一聽:“此策甚好。但不知,秦愛卿可有合適的人選?”“臣想推舉,寇正寇大人為此案的欽差大臣。寇大人是雙天官寇準寇大人之後,熟讀寇準留下的審案秘籍。而且,此人自比包文正公,稱自己斷案如神。我也曾瞭解此人,他也確實有斷案的奇才!”
秦檜真的這麼好心嗎?不!他從來只為的是自己的利益著想。當他聽了皇上跟他說此事的時候,腦子裡頓時有了害寇正的方法和理由:“他去正合適!如果他去了,要是能被殺死安平縣令的兇手給除了,那是甚好。如果除不了,也驚的他幾年不得安寧。”至於為什麼?“誰讓你屢次在皇上面前,與老夫爭執,壞老夫大事!這才讓你出去,你能死在那更好!即使回的來,我也安生幾日。”
皇帝才不管,秦丞相是好心還是歹意呢。只要是秦檜的主意,他十之有九都是同意的。所以派了一個傳旨太監,到寇正的府衙宣旨。旨意即將宣讀完的時候,寇正就知道是秦檜的詭計,但既然皇上已經下了聖旨,也便無法更改,只好謝恩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