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劉子朔聽說來的再多,也不如趙靈君在金國呆過五年來的真實,趙靈君在金國時,一方面要保護自己的安全,還要保護宋國的安全,最重要的是,趙靈君瞭解到了金人的缺點。
趙靈君掌握了這些缺點後,回到宋國還一直沒有什麼機會能利用起來,直到戰爭爆發,趙靈君才整理了這些事情,專門寫信告訴了劉子朔。
掌握這些資訊固然重要,但是最終這仗要怎麼打還是要看劉子朔的,畢竟劉子朔才是瞭解地形,懂得勘探形勢的人,同時他也是真真正正親身上場打仗的人。
林國棟還在的時候,訓練軍隊就還是很多年前的方法,畢竟作為士兵上陣殺敵,沒有猛拼猛闖的勇氣也是行不通的。
再加上林國棟最開始當兵時候的缺點就是不太會用巧勁兒,雖然後來得到了指點,懂得了一些策略上的技巧,可終究還是不太能運用得到實戰當中來。
先前劉子朔還沒有參軍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部分訓練士兵的經驗了,只不過他計程車兵是那些頭發還沒長齊的小孩子。
最開始劉子朔還不是很欣賞獨孤磐凜訓練孩子的方法,他覺得,既然組建軍隊上陣殺敵,那麼就不應該走這種旁門歪道,就應該光明正大地與敵人正面對抗。
不過在聽說了這是趙靈君的意思之後,劉子朔也慢慢地試著接受這種方式,漸漸的,他也覺得獨孤磐凜的訓練方法要比他的好了太多。
一方面是節約時間,另一方面這樣的訓練方法與作戰手段也能在極大的程度上減輕傷亡,這也是在戰場上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再加上趙靈君也曾經找劉子朔聊起過這個,所以劉子朔也跟著獨孤磐凜開始學習如何訓練軍隊,劉子朔向來悟性高,在離開雲兼樓之前就已經將獨孤磐凜的訓練方法瞭然於心了,甚至還在這些方法的基礎上增添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是這些方法更大的發揮它的效果。
現在宋國士兵與金國士兵的差距就在體力和人數方面,金國的部隊,是由完顏宗親自帶領,自然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士兵計程車氣,因此,前來自願報名參軍的人有很多,不少人都是為了能和皇帝並肩作戰才慕名前來。
而宋國就不同了,宋徽宗根本就沒有打過什麼仗,他只會躲在護國大將的身後吃喝玩樂,一點兒危機意識也沒有,而且在關心百姓的方面也做的十分不稱職。
因此也導致後來需要士兵上陣的時候,竟然要強制招兵,挨家挨戶地去抓人才能將部隊湊齊,這也是劉子朔覺得很悲哀的地方。
一個國家,就連最基本的防禦部隊都沒有,還談什麼安寧太平呢!這豈不是痴人說夢?
因此,既然在人數和力量上都不如金國,那麼宋國計程車兵是絕對不能跟金國硬拼的,如果那樣的話,只會搞得血流成河,兩敗俱傷,而且如果經過了這樣的消耗戰之後,宋國一定會在數量上越來越短缺,最後一定會不攻自破,只能拱手將江山讓給金國。
劉子朔是絕對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因此便連夜想出了最適合宋國士兵的一個方法,第二天一早,劉子朔就集合部隊,將策略傳達了下去。
“兄弟們!我們雖然在人數上敵不過金人!但是我們有最勇猛計程車兵和最靈活的兄弟,只要大家按照我說的方法去做,一定能將金國打得落花流水!”
劉子朔不能逃避事實,比金國弱的他一定要說出來,而自己提到的優勢也是鼓舞士氣的一個方法。
“從現在開始,我們將部隊計程車兵們分成兩批,第一批是身子靈活,跑跳能力俱佳的人,這些人作為先鋒沖在最前,這一批人不以斬殺金人為目的,哪怕一個金人也沒有斬殺也沒有關系,你們的作用就是去消耗金人的戰鬥力。”
劉子朔希望自己的方法能夠奏效,畢竟現如今能想到的辦法也就只有這一個了,如果是單打獨鬥的話,自己一個人要比整個部隊一起要好的多。
而且劉子朔的意思就是想讓士兵們分散開來,作為防守,一個人多對付幾個人是很簡單的,而且依仗著身子靈活的優勢,在防禦之中稍加進攻也是很容易的。
但是劉子朔不會去要求他們去殺敵幾人,免得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因為他們的戰鬥力太弱,不能與金人正面對抗。
他們的作用就是去消耗金人計程車氣,只有將金人帶的失去了戰鬥力,亂了分寸,宋國部隊的第二批人才能上前去繼續殺敵。
“第二批人就是我們部隊中的武力戰鬥值相對高一些計程車兵,斬殺金人的艱巨任務就交給你們,等到第一批士兵消耗了金人之後,就立馬撤退,然後就由第二批人繼續上前補上,對金人進行大範圍斬殺,這樣一來,我們的勝算才是最大的。”
站在底下計程車兵聽著劉子朔的話,一開始都十分疑惑,但是隨著劉子朔的話音落下之後,士兵們才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不禁都覺得劉子朔的這個計謀十分到位,實施起來簡單,相信最終的效果也會很好。
“接下來,就由你們各位自行劃分批次,你們認為自己擅長哪一方面就歸到哪一隊,第一批人站到我的左手邊,第二批人就站到我的右手邊!”
宋國軍隊不論人數再少,劉子朔也不可能一個一個的去探查他們的實力,再說時間也不允許,因此劉子朔只能是讓他們自行選擇,這樣最方便也最節省時間。
其實如果要真的選還沒有多麼的難,因為這兩者在危險程度上來說根本就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作為第一批人,縱然是隻需防守,不需進攻,但是那也是極其危險的,畢竟這一批人相對來說人數要比金國的部隊少很多,一個人要應付好幾個人,自然是有些難度。
而第二批人就是真正的兵戈相見了,兩相廝殺,必有一死,最終戰爭能不能勝利還是要看第二批人的能力,如果他們能夠將自己的力量發揮到極致,那麼將金國打敗的機率還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