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帶著五百火槍兵,尾隨司馬慶與呼延龍之後,在他們與契丹敗兵交戰之時,從側翼對敵進行射殺,必須令契丹敗兵放棄北逃之路,改由向東退走!”
“諾!”王小山領著命令也退了下去。
“朱文亭、於子都、王延輝聽令!”尉遲義一口氣叫出了三個人的名字。
這三員將領齊齊出班,躬身道:“末將在!”
“你三人,各領本部三千人馬,以朱將軍為首,往黃家莊設伏,務必將逃至此處的契丹人盡數全殲!”
於子都和王延輝應聲允諾,但是朱文亭卻有些猶豫,不由得問道:“元帥,據探馬來報,今天傍晚時分,契丹人西營與北營互換,如今契丹人的西營不再是他們的十萬漢營,應該是他們將近二十萬的兵力,其中半數以上為他們的鐵騎。就算是他們遭遇水淹,只怕能夠到得黃家莊的契丹敗兵也有數萬之多,以我們三支部隊合在一起,不過一萬兩千人,又如何能夠將之全殲呢?”
尉遲義一笑,道:“三位將軍但請放心,雖然耶律休達對外傳言有兵五十萬,但是實際上滿打滿算,也不到四十萬人。他們一路過來,還要分兵攻奪其他的州城,此時到達大名城外的,也不過三十多萬人左右,顏毅的十萬人已然西出往邯鄲去了,齊增的十萬漢兵移駐在城北的營寨,所以城西的契丹人最多不過十五萬的樣子。”
“就算是少五萬,也是很大的數量的兵呀?”
尉遲義道:“大水一來,便算是沒有令其損折一半,最少也能夠損折個三分之一,再加上崔將軍、李將軍和方將軍三位將軍的射殺,估計能夠成功上岸,抵達楊橋的兵力也不過七八萬而已。在楊橋,司馬將軍和呼延將軍一陣截殺,再加上火槍隊的亂槍打擊,能夠抵達黃家莊的契丹殘兵最多不過超過五萬人!”
“以我們一萬二的人馬,對陣五萬敵軍,也是有些壓力呀!”於子都道。
尉遲義皺了下眉頭,道:“只怕能夠到達黃家莊的契丹殘兵,早就沒有士氣。另外,咱們所忌的不過是契丹人的鐵騎,大水之中,他們的鐵騎能夠儲存便已然是萬幸,只怕跑到黃家莊去的敵人,都是丟盔棄甲的步卒,三位將軍以一萬多的精兵,對付敵人最多五萬的殘軍,難道連這點兒的把握都沒有嗎?”
被尉遲義如此一說,三個人都臉紅了起來 ,朱文亭連忙躬身道:“元帥見諒,我等並非害怕敵人,只是擔心不能按照元帥的心意,完成上述的任務,擔誤了元帥後面的部署,故而相問。如今聽得元帥之言,霍然明瞭,這就接令!”說著,走上前來,從尉遲義的手中將將令接過,帶著另外兩個將軍行了一個禮之後,闊步走出了帥廳。
此時,帥廳中,還剩下四位將軍和鄭王趙克、知府翟輝。
鄭王趙克看著尉遲義將戰令一條條的分派出去,心下裡卻是千般得感慨,想一想自己,的確與尉遲義的排兵布陣的本事差了許多。
如今看來,尉遲義並不止是想要擊敗契丹人,他的胃口很大,是想要將這些契丹人一舉消滅,連契丹人的退路都給堵死了。
見到尉遲義停頓了一會兒,沒有再往下派將,翟輝不由得起來身,問道:“元帥,眾位將軍都領兵出戰,不知道我們可為元帥做些什麼嗎?”
他知道,既然尉遲義把他也叫過來,一定是有事安排的。
尉遲義點了點頭,道:“在大水到來之時,本帥會親率八萬人夜襲契丹北營,這城中所留的人馬不多,卻也有兩萬,就是為了防備不測,那就只好拜託鄭王殿下與翟大人好生看管!千萬莫讓敵人趁機攻進了城中來!”
鄭王趙克連忙道:“請元帥放心,這等守城的事情孤還是能夠做得好的!”
尉遲義點頭,又道“我會留下一名將軍與鄭王一起守城,只是……”說到這裡的時候,把目光投向了翟輝。
“元帥有話盡管吩咐!”翟輝忙道。
尉遲義這才道:“大水起來,雖然大名城有護城河可以將水匯入到衛河中去,但是難免還有餘水湧入城中來,這還需要請翟大人及早準備,以免令城中百姓受害!”
翟輝連忙道:“元帥放心就是,我等已然做好了準備,一旦大水到來,便會將百姓疏往城牆之上,不過,財物終會難免損失,定然會想辦法將之降到最小!”
“翟大人如此早有準備,那麼本帥也便放心了!”尉遲義感謝地道。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令百姓流離失所,終不是尉遲義心裡願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