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煙“咯咯”的笑,用一雙充滿期待的眼神望著他。
見他明澈的一張臉上,顯示出那種象徵著成熟的線條。
她見了,是無比的感慨。
誰能想得到,站在自己面前的,這個略顯青澀的大男孩,半年前還是個不懂事的傻子。
可是,沒想在冥冥之中,就那麼一聲炸雷,就把他渾濁的腦瓜子,給炸得異常的清醒。
而且這幾個月來,是看著他一步一個腳印的成長。
到今天,終於成為自己與譚香蓮的左右手。
想想譚香蓮現在,要沒陳葫蘆在身邊幫襯著。
就憑她一個人在柳灣村衝鋒陷陣,那會經歷怎樣的噩夢。
去年,縣裡也是下足力氣,一連派出兩批扶貧小組來柳灣村。
可結果呢,結果是耐人尋味大跌眼鏡。
想當初,那些來柳灣村參加扶貧的人,可謂雄心勃勃。
在他們沒來柳灣村之前,可是做好讓柳灣村舊貌換新顏的打算。
可事實告訴他們,美好的願望永遠不能跟現實相媲美。
因為,當他們來到柳灣村,才知柳灣村人和其它地方的人不一樣。
首先,柳灣村人認為,憑柳灣村這個風水寶地,為啥要外面的人來扶貧。
這件事說出去,要是傳到老祖宗的耳朵裡,還不丟死人?
想這六百年來,從老祖宗開始在望夫崖下定居,可都過著日出而起日落而居的日子。
不像外面的人,要麼面臨著戰爭與饑荒,要麼流離失所東跑西奔。
不像柳灣村人,不僅在望夫崖下過得安逸,還不愁吃不愁穿。
只是最近二十年,柳灣村人才逐漸感覺到,柳灣村與外面的世界比起來,確實落戶一大截。
可即便是這樣,也不需外人來幫襯自己。
別說柳灣村,有白馬河與望夫崖,還有六百年的老街與丹頂泉。
可知這些,都是柳灣村的寶貝。
現在好啦,縣政府在莫名其妙中,突然搞出一批又一批的人,突然就來到了柳灣村。
那你說,這些人來到柳灣村,會搞出什麼么蛾子?
何況那些,被派往柳灣村的扶貧幹部們,總是張嘴閉嘴的講,是來幫柳灣村人解決溫飽的。
可事實的情況是,柳灣村人雖然不富裕,但溫飽不是問題。
你整天這樣的胡說八道,不是在中傷柳灣村人的自尊。
說柳灣村啥時候,落寞到了這種地方,竟然要外面的人,為自己的溫飽操碎了心?
所以,在這種境況下,那些來柳灣村參加扶貧的人,不離開才怪?
後來,縣政府扶貧辦的領導,經過長時間的縝密思考。
最後在全縣的年輕幹部中,挑選出縣團委的譚香蓮,作為第三批進入柳灣村扶貧幹部。
當初,縣扶貧辦的領導,在決定讓譚香蓮當這個扶貧幹部時。
最先想到的,譚香蓮是麻布街的人。
何況她,不僅是一位博士生,還是一位農林專業的博士生。
為了慎重考慮,不希望譚香蓮步入前兩批人的後塵,這才想起柳如煙。
說這些領導們,也真是心思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