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醫療集團的創始人唐偉興三十年前還是個江湖遊醫,靠著在各個城市張貼小廣告專治男科婦科的一些羞於啟口的疾病來養家餬口,後來社會上性病的發病率逐步提高,唐偉興打著祖傳秘方專治各種性病的招牌,騙了不少錢財,也算是為自己挖了第一桶金。
有了些錢之後,唐偉興開始琢磨該如何做強做大,當時正逢醫療體制改革,好多原來的企業醫院或行業醫院的日子都很煎熬,唐偉興便瞅準了這個空擋,承包了一家行業醫院的泌尿外科。
跳出原有體制內的醫療運作模式,唐偉興依靠廣告的模式獲得了空前的成功,財富猶如滔滔江水一般湧進了唐偉興的口袋,他迅速擴大了自己的産業,在十多個城市承包了二十餘家醫院科室。
就這樣,唐偉興壯大發展了自己的醫療産業。
十年前,國家明文規定,不準許進行科室承包或是醫院承包,可這個時候,唐偉興的個人資産已經達到了數千萬,他再次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建立了完全屬於自己的一家民營醫院。
五年後,唐偉興已經擁有大大小小的民營醫院多達二十餘,當然,這些民營醫院不是男科專科便是婦科或産科專科。
不可否認的是唐偉興總是有領先於他人的一種眼光,他看到搞男女專科已經有了紅海趨勢的時候,毅然決然地將旗下所有民營醫院全部出售,然後建立了唐氏醫療集團,專門從事興建經營腫瘤、心血管等專科醫院的事業。
眾所周知,搞男女專科雖然競爭激烈,技術含量太低,但這種專業門檻低,風險小,只要廣告打得好,生意就不會差到了哪裡去。
可是,搞腫瘤或心血管就不一樣了,不單需要最先進的裝置或治療手段,更需要高素質的有真才實學的醫學專家。
唐偉興在轉型的道路上艱難地摸索爬行。
這期間,大女兒唐歆始終陪伴著唐偉興在市場中沖殺,從一個業務員做起,一步一步成長為了唐偉興的左膀右臂。這兩年,唐偉興深感自己的精力大不如從前,於是把集團更多的管理許可權交給了大女兒唐歆。
唐歆投身於父親的事業當中,從來沒喊過一聲苦,叫過一聲累,埋頭苦幹了十五年,從一個二十來歲的青春少女到了現在三十六七歲年齡的成熟女人,從一個笨手笨腳的小業務員到了現在的統管上百億資産的總經理,她付出的不單是自己的體力和精力,還有她的生命及生活。
一個三十六七歲的女人,至今未婚,成了名副其實的剩女,個中的悽苦,或許也只有她自己才清楚。
彭州的華海腫瘤醫院是三年前開業的,做為唐氏醫療集團旗下的第四家腫瘤專科醫院,華海的經營之路並不順利,這其中,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改制為彭州市腫瘤醫院對他們的影響最大。
唐氏醫療集團為華海醫院請來的方新宇院長在腫瘤界也算是塊招牌,可除了老方之外,其他的各科室的學術領頭人跟腫瘤醫院比較起來那就差得多了去了。
為了扭轉華海醫院的不利局面,唐歆把自己的得力助手宮琳派到了彭州。
宮琳最初想透過挖角腫瘤醫院的專家來改變局面,可是,此路走了小一年,卻發現根本走不通。
之後,宮琳調整了戰略,改為從腫瘤醫院挖病人,這一招確是將華海醫院的業務量提高了不少,至少在財務上,華海醫院擺脫了虧損的尷尬狀況。
唐歆自然對僅僅是擺脫虧損不滿意,於是把壓力甩給了宮琳,而宮琳在無奈之下,想出了一個搞垮腫瘤醫院最大限度降低競爭的這麼一個計劃。
宮琳的這個計劃得到了唐歆的大力支援,然而整整一年過去了,宮琳的計劃卻始終未見成效,唐歆漸漸地對宮琳失去了信心。
而就在這個時候,峰迴路轉,宮琳的這個計劃突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繼而,腫瘤醫院還真的像宮琳所彙報的那樣,開始內亂了,接著便是效益急速下滑。
反應到華海醫院的資料則是無論門診還是住院,病人數均得到了翻一番的增長。
唐歆看在眼裡,喜在心裡,大筆一揮,給了宮琳一百萬的獎勵。
而宮琳卻沒有貪功,向唐歆舉薦了朱小君,她對唐歆說:“這個計劃到後來實際上是朱小君在主導,而我只是配合他。從這幾個月的配合中,我能看出來,朱小君這個人雖然年輕,但絕對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希望唐總能把他留在唐氏,今後他一定可以為唐氏做出更大的貢獻。”
唐歆當時沒有表態,只是對宮琳說:“不管後來是誰在主導這個計劃,但朱小君是你請來的,他的功勞自然也有你的一半,至少你起到了伯樂的作用了嘛!所以,這筆獎金你是受之無愧的,至於朱小君那邊該怎麼處理,我心中有數。”
不到一週,唐歆便來到了彭州,點名要見朱小君。
華海醫院並沒有為唐歆事先設定辦公室,方新宇想把自己的辦公室讓給唐總經理使用,可唐歆執意不肯,她只是選了一個vip接待室來作為她和朱小君見面的地點。
走到了那間vip接待室的門口,宮琳舉手敲了敲門,得到了裡麵人的應允,宮琳開啟了房門,轉過身對朱小君做了個請的姿勢。
可就這一轉身,又把宮琳給驚到了,那朱小君不知什麼時候又往鼻樑上架了副眼鏡。
不近視的人戴副平鏡裝斯文倒也正常,關鍵是,朱小君戴的那副眼鏡……造型也太前衛了,怎麼看都覺得別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