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令人憂心的事情遠不止一種。
突如其來的一個訊息,引得朝堂紛爭不斷。
北狄人內亂。
自入秋以來,秋高馬肥,幹草充足,北狄人經常選擇這個時候南下侵擾。中原物資豐富,他們常要掠奪一番,以儲備過冬。
可今年冬天,蒼古國的北疆不再人煙稀少,朝廷派了一批強壯士兵舉家搬遷,紮根北疆。對抗狄人小範圍的騷擾,不是難事。
屢次小動作襲擊被阻,狄人內部産生紛爭。莫非南面的國家突然變得強大了?主戰派一致要求大舉出兵南下,不能給蒼古國緩沖的時機。而令一方主和派,則認為大寒之際不宜出兵。兩方爭執不休,竟自己打了起來。
“依諸位之見,我朝該當如何?”姬靈運問朝臣。
狄人生性兇猛,若大舉南下,他們毫無懸念要吃敗仗。但此刻狄人被四分五裂,若是藉此機會北上反擊,卻能稍有勝算。
“臣以為不可趁機偷襲。”公孫青雲站出來道:“狄人內亂之初雖是由我朝引起,但根究是王位爭奪,新王不足以服眾。要是有外族勢力介入,指不定立馬又會聯合一心。”
姬靈運道:“丞相的意思是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正是。他們越亂,於我們越是有利。”
沒錯,狄人無暇南顧,他們才能有時間恢複國力。
姬靈運笑道:“那便想想如何給他們添亂!”
當然添亂也不是明面上舔,要是太明顯被看出來就不好了。
除了加強邊疆防守之外,姬靈運和公孫青雲私下研究狄人內部的幾股勢力,他們要做的就是平衡,弱小的部落可不能輕易被滅。若是可以,暗中協助也並無不可。
他們得加快腳步,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對內抓住機會增強國力,才是禦敵的關鍵。
於是朝廷內內外外又開始忙碌。
料峭春寒,冰霜解凍之時,春耕的鋤頭就已揮下。
立春之日,姬靈運親率三公九卿、王侯重臣在鄴京東郊天壇迎春,祈求天賜豐收。
賞賜群臣人手一個只鐵鍋,又佈德令以施惠兆民。全國上上下下,一派欣欣向榮之景。
瑞雪兆豐年。
轉眼,春風和煦,萬物複蘇。
姬靈運的身體也日漸好起來。算算日子,梨大人也快醒了。
他時不時會出宮,到田間與百姓一同耕作,是為“天子親耕,後妃親蠶”的百年歷法。
衣與食,邦國之根本。後宮暫無妃嬪,姬靈運便令王族女眷一同參與親蠶祭服的典禮。
鄴京的百姓常常在耕作和採桑時見到天子,凜凜威風,神采不凡。
相由心生,他的神采,並非只是樣貌的俊美。他的眼裡彷彿有十裡春風,令人不由注目。
果然如傳聞中所言,陛下不死之身,受命於天,是令蒼古國繁榮昌盛的神。
他愛惜百姓,憐憫眾生。就連看一顆樹的眼神,也是飽含著柔情。
那是一次回宮的路上,姬靈運偶遇一片梨樹,密密麻麻的花骨朵含苞待放,他微微一笑,不由駐步。
這一幕,恰巧被人們看見,流言就這樣被傳開了。這樣的流言,姬靈運也只能置之一笑。
日子一天天過去,陽春三月,梨終於從冬眠中回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