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只見山坡邊閃出三五旦個小嘍羅,當先簇擁出四籌好漢,各挺軍器在手,高聲喝道:“你等大鬧了江州,劫掠了無為軍,殺害了許多官軍百姓,待回梁山泊去?我四個等侯你多時!會事的只留下宋江,都饒了你們性命!”
宋江聽得,便挺身出去,跪在地下,說道:“在下宋江被人陷害,冤屈無伸,今得四方豪傑,救了性命。在下不知在何處觸犯了四位英雄,萬望高抬貴手,饒恕殘生!”
那四籌好漢見了宋江跪在前面,都慌忙滾鞍下馬,撇下軍器,飛奔前來,拜倒在地下,說道:“俺弟兄四個只聞山東及時雨宋公明,俺聽知哥哥在江州為事官司,我弟兄商議定了,正要來劫牢,只是不得個實信。”
“前日使小嘍羅直到江州來打聽,回來說道:“已有多少好漢鬧了江州,劫了法場,救出往揭陽鎮去了。後又燒了無為軍,劫掠黃通判家。”料想哥哥必從這裡來,節次使人路中來探望。”
“猶恐未真,故反作此一番結問。沖撞哥哥,萬勿見罪。今日幸見仁兄!小寨裡略備薄酒粗食,權當接風。請眾好漢同到敝寨,盤桓片時。”
宋江大喜,扶起四位好漢,逐一請問大名。
為頭的那人,歐鵬,守把大江軍,戶因惡了本官,逃走在江湖上綠林中,熬出這個名字,喚做“摩雲金”。
第二個好漢,蔣敬,原是落科舉子出身,科舉不第,棄文就武,頗有謀略,精通書算,積萬累千,牙纖毫不差;亦能刺使棒,布陣排兵;因此人都喚他做“神運算元”。
第三個好漢,馬麟,原是小番子閑漢出身;吹得雙鐵笛,使得好大滾刀,百十人近他不得;因此人都喚做“鐵笛仙”。
第四個好漢,陶宗旺,祖貫是光州人氏;莊家田戶出身;能使一把鐵鍬;有的是氣力;亦能使輪刀;因此人都喚做是“九尾龜”。
這四位好漢接住宋江,小嘍羅早捧過果盒,一大酒,兩大盤肉,託來把盞。
先遞晁蓋宋江,次遞花榮戴宗李逵。
安千諾拒絕了。
與眾人都相見了,一面遞酒。
沒兩個時辰,第三起頭領又到了,一個個盡都相見。
把盞已遍,邀請眾位上山。兩個十位頭領,先來到黃門山寨內。
那四籌好漢便叫椎牛宰馬管待;卻教小嘍羅陸續下山接請後面那三起十八位頭領上山來筵宴。
未及半日,三起好漢已都來到了,盡在聚義廳上筵席相會。
宋江飲酒中間,在席上閑話道:“今次宋江投奔了哥哥晁天王上梁山泊去一同聚義。未知四位好漢肯棄了此處同往梁山泊大寨相聚否?”
四個好漢齊答道:“若蒙二立義士不棄貧賤,情願執鞭隨鐙。”
宋江、晁蓋,大喜,便說道:“既是四位肯從大義,便請收拾起程。”
眾多頭領俱各歡喜,在山寨住了一日,過了一夜。
次日,宋江、晁蓋,仍舊做頭一起,下山進發先去。
次後依例而行,只隔著二十裡遠近。
四籌好漢收拾起財帛金銀等項,帶領了小嘍羅三五人,便燒後毀了寨柵,隨作第六起登程。
宋江又合得這四個好漢,心中甚喜。
於路在馬上對晁蓋說道:“小弟來江湖上走了這幾遭,雖是受了些驚恐,卻也結識得許多好漢。今日同哥哥上山去,這回只得死心塌地與哥哥同死同生。”
一路上說著閑話,不覺早來到朱貴酒店裡了。
且說鈿個守山寨的頭領吳用、公孫勝、秦明和兩個新來的蕭讓、金大堅已得朱貴、宋萬先回報知,每日差小頭目棹船出來酒店裡迎接。
一起起都到金沙灘上岸。
擂鼓吹笛,眾好漢們都乘馬轎,迎上寨來。
到得關下,軍師吳學究等六人把了接風酒,都到聚義廳上,焚起一爐好香。
晁蓋便請宋江為山寨之主,坐第一把交椅。
宋江那裡肯,便道:“哥哥差矣。感蒙眾位不避刀斧,救拔宋江性命。哥哥原是山寨之主,如何卻讓不才?若要堅執,如此相讓,宋江情願就死。”
晁蓋道:“賢弟,如何這般說?當初若不是賢弟擔那血海般幹系救得我等七人性命上山,如何有今日之眾?你正該山寨之恩主;你不坐,誰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