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中書道:“著落大名府差十輛太平車子,帳前撥十個廂禁軍監押著車,每輛上各插一把黃旗,上寫著‘獻賀太師生辰綱”。每輛車子再使個軍健跟著。三日內便要起身去。”
楊志道:“非是小人推託,其實去不得。乞鈞旨別差英雄精細的人去。”
梁中書道:“我有心要抬舉你,這獻生辰綱的劄子內另修一封書在中間,太師跟前重重保你,受道敕命回來。如何倒生支調,推辭不去?”
楊志道:“恩相在上,小人也曾聽得上年已被賊人劫去了,至今未獲。今歲途中盜賊又多,甚是不好,此去東京,又無水路,都是旱路,經過的是紫金山、二龍山、桃花山、傘蓋山、黃泥岡、白沙塢、野雲渡、赤松林,這幾處都是強人出沒的去處。更兼單身客人,亦不敢獨自經過,他知道是金銀寶物,如何不來搶劫?枉結果了性命。以此去不得。”
梁中書道:“恁地時多著軍校防護送去便了。”
楊志道:“恩相便差五百人去,也不濟事。這廝們一聲聽得強人來時,都是先走了的。”
梁中書道:“你這般地說時,生辰綱不要送去了?”
楊志又稟道:“若依小人一件事,便敢送去。”
梁中書道:“我既委在你身上,如何不依你說。”
楊志道:“若依小人說時,並不要車子,把禮物都裝做十餘條擔子,只做客人的打扮行貨。也點十個壯健的廂禁軍,卻裝做腳夫挑著。只消一個人和小人去,卻打扮做客人,悄悄連夜送上東京交付。恁地時方好。”
梁中書道:“你甚說的是。我寫書呈,重重保你,受道誥命回來。”
楊志道:“深謝恩相抬舉。”
當日便叫楊志一面打拴擔腳,一面選揀軍人。
而安千諾也到京城,便奔向梁中書府上。
正好也來得及,見到了楊志。
楊志便對梁中書道:“小人的兄弟豹子頭林沖回來了。”
梁中書大喜,“那便一同去,人多好照應。”
次日,叫楊志和安千諾來廳前伺候,梁中書出廳來問道:“楊志,你幾時起身?”
楊志稟道:“告複恩相,只在明早準行,就委領狀。”
梁中書道:“夫人也有一擔禮物,另送與府中寶眷,也要你領。怕你不知頭路。特地再教奶公謝都管,並兩個虞候,和你,林沖一同去。”
楊志告道:“恩相,楊志去不得了。”
梁中書道:“禮物多已拴縛完備,如何又去不得?”
楊志稟道:“此十擔禮物都在小人身上,和他眾人都由楊志與林兄,要早行便早行,要晚行便晚行,要住便住,要歇便歇,亦依楊志提調。如今又叫老都管並虞候和小人去,他是夫人行的人,又是太師府門下奶公,倘或路上與小人鼈拗起來,楊志如何敢和他爭執得?若誤了大事時,楊志那其間如何分說?”
梁中書道:“這個也容易,我叫他三個都聽你提調便了。”
楊志答道:“若是如此稟過,小人情願便委領狀。倘有疏失,甘當重罪。”
梁中書大喜道:“我也不枉了抬舉你,真個有見識。”
而安千諾深深地看著楊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