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均點點頭,繼續沉聲道:“所謂人和者,便是這人心向背。劉璋雖然闇弱,但畢竟貴為大漢皇族,皇叔若要強取,恐怕會遭之非議。反觀江東,雖歷孫氏三世,但孫堅、孫策二人在江東地區大肆屠殺士族,孫權又無實名,皇叔若能順江而下,一統江東,豈不是拯救江東百姓於水火,揚我大漢之餘威!”
“說得好!”劉備猛地一拍大腿,神色中滿是興奮,“想不到叔達先生默默無名,竟然有如此深刻見解,請受在下一拜!”
“皇叔何必如此。”諸葛均趕緊將劉備扶起,神色間劃過一絲得意,卻轉頭看向一直沉默的諸葛亮。
只見諸葛亮微微皺眉,一言不發,不知在想些什麼。
過了許久,他才輕輕嘆了口氣,有些無奈的說道:“叔達這一番話,我又如何不明白......只是......”
說到這裡,他看了眼劉備,終究還是開口道:“江東兵精糧足,國險民富,更何況其主孫權雖年少,但猶如上空之皓月,又豈是劉璋那種腐草之熒光能比擬?眼下皇叔勢單力薄,只能穩步發展,一步一步穩住才上最重要的。叔達這番談論,看似冠冕堂皇,卻猶如空中樓閣,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
穩住?開什麼玩笑!
諸葛均怒極反笑,有孫權這個盟友,你穩得住麼!
諸葛亮自然不知道這個假想盟友的尿性,但作為穿越者的諸葛均,可是太他孃的懂了!
孫權此人,曾經也是熱血少年,有雄途之志,也讓曹操發出感慨:“生子當如孫仲謀!”
可後來經歷幾次戰敗,尤其是合肥一戰,張遼八百人大敗孫權十萬大軍,威震逍遙津,徹底將孫權北上的念頭打消,從此他便再也沒有了進取心,只想著割據一方,當個土皇帝。
所以才有了後來的背刺荊州、向曹操稱臣等一系列亮瞎狗眼的操作。
想要依靠這種盟友共同抵擋曹操,簡直就是打著燈籠上廁所,找死!
“兄長,我就問你一句。”諸葛均迎著二哥的目光,慢慢說道,“就算皇叔佔有荊益二州,可到時皇叔北伐之時,孫權不響應背上支援,反而渡江偷襲荊州腹地,又該如何?”
聽到諸葛均這莫名其妙的發問,諸葛亮愣了一下,下意識說道:“孫權雖然年幼,但這幾年整頓江東也頗有成效,我觀此人有雄心大略,又怎會做出做此愚鈍之事。”
“孔明先生言之有理。”劉備也湊了上來,附和道,“我聽聞江東多才俊,更有周瑜、魯肅這等英雄人物,他們萬萬不會做出如此鼠目寸光之事,叔達此舉怕是多慮了。”
諸葛均聞言,心中暗罵,“周瑜、魯肅再聰明,也架不住死的早啊!他們死了,還有誰能管住十萬這個坑爹貨!”
不過,這話當然不能直說,諸葛均無奈之下,也找不出什麼反駁的理由,只能呆呆站在原地。
與此同時,諸葛亮也沒了興致,只見他將羽扇放到桌上,然後緩緩將扇尖轉向了大門。
其中道理再明顯不過,這是下了逐客令!
劉備心中頓時萬分焦急,趕忙上前拜道:“孔明先生,叔達也是一時心急,還望先生出山相助,與我共同拯救天下蒼生啊!”
“罷了,罷了......”
“今日與叔達一番促膝長談,亮深知自己才疏學淺,不堪大任,皇叔請回吧!”
諸葛亮搖了搖頭,背過身去,不再正視劉備。
“先生!”
這語氣絲毫沒有商量的地步,劉備心急如焚,站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
原本熱鬧的草廬忽然安靜下來,氣氛陷入了極度的尷尬中。
正在此時,一旁的張飛給關羽使了個眼色,然後快步走到劉備面前。
只見張飛一手捂著肚子,一手將劉備拉到身後,對著諸葛均二人說道:“兩位,我肚子有點疼,先失陪一會兒。”
不等劉備點頭,他便拉著劉備走了出去,身旁的關羽也隨即跟了出去。
頓時,草廬中只剩下諸葛亮、諸葛均二人。
“說說吧,今日到底是怎麼回事。”
諸葛亮長嘆一口氣,坐到了自己三弟身邊。
“不想讓你跟他走!”
諸葛均倒也直接,沒有任何掩飾。
“為何?”
“剛才不是說過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