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你要幹什麼!”
“諸葛先生,站住!”
關張二人看到諸葛均竟然連招呼都不打,直接衝進草廬中,慌忙上前阻擋。
“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外結孫權......”
草廬內,諸葛亮說到動情處,微微揮動羽扇,臉上浮現出滿滿自信,彷彿大漢天下已經盡在掌握。
而一旁的劉備聽得如痴如醉,眼神中露出了久違的光采。
誰知,如此和諧的氣氛卻被突然闖入的諸葛均打破。
“兄長,劉皇叔,那個,這個......”
諸葛均乾笑幾聲,尷尬的摸摸頭:“皇叔一路舟車勞頓,我們也沒準備什麼東西......”
慌亂解釋之時,他忽然摸到了自己懷中的玉米,趕緊將它掏了出來,塞到了劉備手中:“皇叔身為貴客,我等卻不知迎客之禮......這,這個玉米,聊表心意......皇叔千萬不要客氣......”
“叔達諸葛均字叔達),我與皇叔正在商討國家大事,你怎敢如此無禮,還不快給皇叔賠罪!”
諸葛亮臉上浮現出一絲慍怒,朝著諸葛均揮揮手,示意他趕緊離開。
而劉備則滿臉懵逼的接過玉米,呆呆站在原地,似乎還沒有反應過來。
“大哥,這玉米是真心好吃!”
張飛依舊沒心沒肺,在一旁附和。
而諸葛均此時大腦飛速運轉,思考著該如何才能阻止二哥出山。
如今劉備與諸葛亮只是第一次見面,應該還沒能完全瞭解他的能力,如果今天能趁此機會好好損一下自己的二哥,說不定就能讓劉備自己主動打退堂鼓離開這裡。
如何能貶低二哥的能力?
當然是從他今日的這番演講裡挑出毛病!
對,就是這名垂千古的隆中對!
說實話,諸葛均自己當年在上中學時,讀到《三顧茅廬》這篇古文時,也是熱血澎湃,歎為觀止。
但事後再結合演義、歷史上發生的種種事件,最終還是說明了一個問題,隆中對雖然看似高屋建瓴,一針見血,但最終確實是失敗了。
即使拋開關羽“大意失荊州”、馬謖“失街亭”這類偶然事件不說,剛才諸葛亮口中的“跨有荊益、外結孫權”也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方針!
“叔達,叔達!”
伴隨著一聲冷喝,諸葛均瞬間回過神來。
看著面色不善的二哥,諸葛均咬咬牙,終於做出了他這輩子最不後悔的一件事。
“咳!”清清嗓子,諸葛均稍顯心虛的看了眼自己二哥,隨即趕緊調轉目光,對上了劉備那張忠厚的臉龐,“皇叔若聽從吾兄長所言,恐怕命不久矣!”
劉備愣在原地,滿腦子只有這一句話來回迴盪,“恐怕命不久矣......”
“叔達,你到底在胡鬧什麼!”
“我沒胡鬧!”
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影視劇中關羽白髮蒼蒼,一臉落寞,劉備垂垂老矣,聲嘶力竭喊著“為二弟報仇!”,以及諸葛丞相心力交瘁,在五丈原默然隕落的慘狀。
諸葛均心中積累多年的煩悶情緒終於爆發,朝著諸葛亮嘶吼道:“二哥!你這三分天下之策就是條不歸路!”
“就是為了這個?”諸葛亮瞥了他一眼,臉上略顯疑惑,又補上一句,“你是認真的?”
他疑惑的不是自己的戰略方針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而是面前這個愚鈍不堪的三弟為何忽然開了竅,敢於和自己探討這天下大勢。
“當然!”諸葛均昂起頭顱,略顯心虛的回嘴。
“呵呵!”似乎是看破的自己三弟的色厲內荏,諸葛亮輕搖羽扇,臉上也變得輕鬆起來,“既然如此,你便當著皇叔的面,好好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