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前——
叮囑完空正初要專心的準備《黑白界線》的試鏡,方澤就提著裝有膝上型電腦的包, 去赴飯局了。
他約了一個極有天賦, 性格卻有些怪異的導演吃午飯。
導演餘一。
三年前進入導演行業, 第一部 作品就拍出了讓業內和外界都評為經典的鏡頭。第二部作品就拿了幾個權威獎項的最佳導演獎。
——他彷彿天生就是吃導演這碗飯的。
不過,天才與怪胎總是隻有一線之隔。
他不喜歡說話——
即使在拍攝期間, 演員演得不對, 他也不會直接指出演員的問題, 而是擷取出問題的片段,再在演員的劇本上劃幾條紅線——標出這幕戲的重點。
至於演員能不能領悟……
餘一表示, 如果暫時領悟不了,他就先拍其他人的戲份。
演員們對此頗有微詞, 卻不敢直接懟。
畢竟, 餘一的天賦是眾所周知的。只要他肯鑽研,拍出一個經典鏡頭——
一提到某個特定的題材, 或者某種特定的感覺, 就會讓人聯想到的、久久無法忘懷的經典鏡頭。
——就能讓鏡頭內的演員在觀眾的心中持續保溫。
自己飾演的角色能被觀眾們銘記, 即使是沾著導演的光。
對演員而言, 也是無上的榮光了。
所以——
並不擅長和餘一這種悶葫蘆相處的方澤一收到餘一在籌備新戲的訊息,就立刻找人幫忙,約到了餘一。
只要能約到人, 拿下片約還難嗎?
坐在飯桌旁的經紀人推了推眼鏡, 端莊的揚起了唇。
一會兒後,餘一到了。
他穿著寬松的灰色上衣,下半身是純黑的長褲, 身形纖弱。
他的頭發有些長,劉海半遮住眼睛——睫毛卻很長,倒映在眸子裡,與眸中流轉的光華融合。
餘一落座。
然後伸出瘦削的、蒼白得能清晰的看見每一根青筋的手,自顧自的——夾雜著一些躊躇,吃起了飯。
方澤:“……”
我是來談生意的,不能生氣。
他露出笑容,溫和的直入主題:“餘導,我聽說您正在籌備新戲。”
餘一‘嗯’了一聲。
頓了頓,他又疑惑的指了指飯桌,形象生動的表達出了 ‘你不吃嗎’這句話。
方澤夾了幾筷子菜。
安靜的吃了半小時——餘一吃飽後。
方澤按捺不住的再次詢問:“我們能聊聊您的新戲嗎?”
餘一再次‘嗯’了一聲。
方澤鬆了口氣。
這次,不等他說話,餘一就翻開了手機的備忘錄,將手機螢幕舉到了方澤身前——
[新劇會拍江湖,大男主戲。
男主角是俠客,性格陽光開朗,沒有智商,但是個很討喜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