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笙一番話讓場中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來,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感覺像是在做夢一樣。
讀書識字,那是貴族豪強和官老爺們家裡孩子的專屬權利。像他們這些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從來就沒奢望過。
大秦對教育的控制達到了讓杜笙髮指的程度。律法明文規定,只有在官府供職,軍中百蔚或立了戰功之人,世家豪族鄉紳,書香門第等人的族中子弟才有資格讀書識字參加國考。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情況也可以讀書識字。那便是向縣衙以上官府捐一定數額的銀子,由縣尊親自出具准許文書,才有資格讀書識字。
而且每個縣城每年都有固定的捐讀名額限制。
花錢捐讀的,一般都是經商家族,普通人連溫飽都需要發愁,哪裡有錢為自家孩子捐讀。
杜笙那一句讓所有孩子都有書讀,一下子就戳中了這些人的心窩子。
哪個為人父母的不希望自家孩子讀書做官,光耀門楣?
就算做不了官,只要能識文斷字,在任何地方都是被人尊敬的先生。
甚至在這些底層人心裡,只要會識文斷字,就是光耀門楣給祖宗爭光了。
“本侯保證,少則一兩年,多則三五年,在寧海縣這一畝三分地上,每個孩童都能讀書識字,男女不限!”
杜笙肯定的點點頭,擲地有聲的保證道。
“什麼?女娃也可以?”
魯鐵匠大驚失色的瞪大了眼睛盯著杜笙,一臉的惶恐之色。
女娃讀書識字,這種事在民間簡直聞所未聞。就連王侯將相之家的公主和小姐,也只能私底下找先生教授,而不敢踏入學堂半步。
杜笙這麼說,豈不是給了他那三個孫女等同於公主般的待遇?
這讓他如何不惶恐,怎能不激動!
他前前後後收了十三個徒弟,如今還在身邊的就有七個。
收這麼多徒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唯一的獨子七年前在一次外出時被馬匪給殺了,只給他留下了三個沒帶把的孫女。
魯家是鑄造世家,總不能讓那三個孫女長大了也掄著鐵錘光著膀子打鐵吧?
現在突然聽到杜笙說女娃也可以讀書識字,這下可把魯鐵匠給激動壞了。
女娃又如何?只要真的讀了書識了字,那就是萬中無一的女先生!
以後招了上門女婿,這個家也還是姓魯的說了算。
魯鐵匠可不傻,在他看來以後就算寧海的孩童都能讀書識字了,那也肯定要分個先後順序的。
杜笙再厲害,也不可能一夜之間開辦上百家學堂出來吧。
“我只要用心替侯爺造槍,以後肯定會優先關照我家的那三個妮子。”
魯鐵匠心思急轉,頓時就在心裡做出了決斷。
不僅是他,一些腦子轉的快人也想到了這個問題。
就算親兄弟之間還分親疏呢,更別說偌大的寧海縣了。
現場所有人都知道,寧海是鎮國侯的封地,這裡的一應事務都是侯爺決斷。
對於杜笙的保證,他們儘管不敢全信,但多少還是報了兩分希望。
萬一實現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