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琳琅說了好幾回,才總算讓她大哥答應送她到今夜要留宿的驛站,住一晚上明天就回京城。
不然一直送一直送,那真得送到玉門關了。
路上,崔知節還跟妹妹說:“若是能考中,我想外放。”
這話崔知節跟家裡人都沒有說過,今天第一次跟妹妹提起。
崔琳琅也有點兒驚訝,她以為讀書人都是想留在京城的,誰不想留在天子腳下?
“為何?”
崔知節將自己的想法緩緩道來。
“天子腳下,自然好,每年有無數的讀書人想擠進京城。但京城這地方,還剩下多少官職尚未可知。
況且……況且如今,聖上一力扶持的革新派與世家的矛盾越來越深,雖然還未爆發,但是暗流湧動。且不說他們會在那些職位上安插上多少自己的門生姻親,即便我僥幸留在了京城,到時怕是很難獨善其身。”
崔知節告訴妹妹:“你大哥讀書也沒有多大的志向,就想能為百姓做點兒實事。黨爭這種事,站對隊了不一定同享榮華,若是站錯隊,那就更不用說了。”
京城的確是繁華啊……
可京城從來也沒少了血淚。
“大哥,我相信你,你做你想做的事就好。”
“不過大哥,考中之後授什麼官,應當也是聖上和吏部說了算吧。”
“道理上是這樣,可也不是沒有操作的可能,孔先生也說過到時候會幫我找人說說。我是想從京城出去,不是從外頭回來,怎麼說也要容易得多。”
說到這兒,崔知節的語氣輕鬆起來,“雖然去哪兒我說了不算,但是還是希望,有機會離阿留你近一些就好了。”
崔琳琅也玩笑道:“娘還想著給你找媳婦兒的事兒呢,你外放太遠,媳婦兒怕是不好找了。”
“這……緣分到了,總有機會的。”
“不過大哥,你還是早些跟母親說吧,也讓母親心裡頭有個準備。”
“是,我會的,你放心。”
崔知節也一起在驛站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兄妹倆才在驛站外告別。
“送君千裡,終須一別。”
再怎麼送,兩人還是有分別的那一天,不如就在此地好好道別。
“大哥,等事情有結果了,一定記得給我寫信。”
“忘了誰都不會忘了你的。路上小心,寫信回家別再報喜不報憂了,有事兒就跟我們說。”
崔琳琅聽了這話,抿唇笑道:“這是娘跟你說的吧?我真的挺好的,沒有憂可報。你們放心吧,真的有事兒我會跟你們說的。”
“不是娘說的,是爹說的。”
“爹?他怎麼跟你說的?”
“爹跟我還有明讓說,要好好讀書有出息,給妹妹撐腰,免得妹妹每次寫信回來都只報喜不報憂。”
崔琳琅哭笑不得,“爹那是故意這麼說,要你們好好讀書呢。”
“爹說得有道理,你有爹孃,還有我跟二弟,千萬別委屈自己。”
“我知道的大哥,你也別送我了,快些回家去吧。”
“嗯,大哥看你啟程再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