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血肉會腐爛,那麼骨頭呢?
骨頭對自然的耐性要比肉體堅持的多。
不過去除了肌肉後,阿歷克賽還得考慮到屍體力量的來源應從何供應。
單純的憑藉符文肯定不行,同等重量下,魔力在骨頭中留存的數量要比在血肉中少很多,至於多少,阿歷克賽曾在一冊生物系大法師的筆記中看到過有類似的描述。
水和氣的差距。
很大。
大到令人絕望。
如果想要增加這部分魔力的容量,則需要用上昂貴的秘銀和真寶石。
如此,便又回到了廉價和取材方便兩項優勢的死衚衕裡邊。
以及,加裝了真寶石和秘銀的屍體也動不起來,阿歷克賽試過了,他排列符文構建術式的水平明明比藍夢高出太多,但是藍夢的賽博坦克就是能動,阿歷克賽的阿爾察留斯就是動不起來。
問題出在哪兒?
他生氣不生氣?
說實話,不氣。在魔法的探究上,達者為先。
不過阿歷克賽知道自己的救星在哪,因為他知道自己與藍夢之間差距的關鍵點在哪。
成功,僅差那一步。
而現在,阿歷克賽即將將穿上奧爾梅亞類寶石鑄就的鐵靴,踩扁眼前的最後一顆釘子,踏出這一步。
他所缺的不過是過程,一個學著藍夢的手段,將類寶石化為己用的過程。
既然這種神奇的物質能夠成為藍夢日記中的轉折點,那麼阿歷克賽自信自己同樣能夠循著相同的軌跡,找到那處登上坦途的跳板,只需輕輕一躍,萬事皆在掌中。
想到這,阿歷克賽把接觸過藍夢鮮血的類寶石拋開,重新選了一片沒有受過舊王之血洗禮的新生兒。
他開始在實驗筆記上奮筆疾書。
王歷第147年,3月12日,晴。
實驗材料有二,一為從實驗體創口蒐集的160毫升血液,血液代稱“舊王之血”。二為十六塊大小不一的奧爾梅亞類寶石殘片,依次按照體積大小從小到大排列,分做標記。取代號為一、八、十六的殘片及30毫升血液放置相應器皿,確認不曾受到外因干擾,符合實驗要求,暫定實驗計劃代號為“舊日新春”,現開始第一次試驗。
實驗開始第一日,因器材限制,實驗目標分作三次為一組,同組共同進行,每次觀察時限定為十五分鐘。
阿歷克賽在此處畫了三條線,他準備將接下去的實驗結果按組分列記錄,以便能夠更加清晰的比對試驗失敗的結果。
很快,第一個十五分鐘過去了,三個器皿中的殘片和血液都無反應產生。
於是,阿歷克賽便在紙上記下:組別為一,代號為一、八、十六的殘片試驗記錄如下。
代號一嘗試與舊王之血的第一次接觸,體積與重量如下(附圖),採用蒸汽法......失敗。
代號八嘗試與舊王之血的第一次接觸,體積與重量如下(附圖)採用浸沒法......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