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我的大學有什麼用呢?”孔子嘆道。
“有用!”子路答道:“我信先生的學說!先生的大學,是救人之學,值得學。這個世界的人若能都像先生這樣,豈能不太平呢?”
“有用!”顏回也答道:“回願意跟隨先生學,願意侍奉先生。”
“有用!”顏回的老爹也答道:“我也是先生的學生,我知道有用,才送兒子跟隨先生學的。”
看著三人,孔子很是感動。最起碼!在他落難的時候,還有三人支援他、相信他。
下午的陽光很溫暖,讓孔子有那種熱血沸騰的感覺。看了一眼已經長出綠色地大地,孔子頓時又了春天一般地生機。
但是!他還是感嘆道:“方忠說!沒有用!我們只是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是我們自己營造的小世界,是拯救不了這個世界的。而不是大世界……”
“方忠說的?”子路一聽,火氣頓時來了。
心想:你個方忠!你討打麼?信不信我捶你?
如今的子路,雖然已經很“周禮”了,在孔子的教化下,已經很“忠恕”了,可他天生火爆的脾氣還是無法改變的。外表的他,是變了。可是!內心的他,還是一樣地沖動。
用現代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話來解釋是:本我很沖動、自我很壓抑。
“方忠他?他都忘記他的名字是誰取的了?”子路大聲地嚷嚷道。
方忠、方恕的名字都是方基石請孔子給他們起的,忠恕!是希望他們長大後做人處事能夠有“忠恕”之心。
孔子擺了一下手臂,說道:“是老子說的!方忠也是老子的學生,他是個道家!道家認為:我們是小國寡民。相同興趣的人居住在一起,形成一個國家,不!一個群體。這是未來社會……”
“放屁!”子路粗野地罵道。“沒有國家哪裡來的小國寡民?北方的胡人騎兵來了,把你們所有人都殺了!”
孔子見子路情緒激動,揮舞了一下手臂說道:“他們說的也有道理,我也是在想:我們是不是哪裡真的錯了?”
“沒有錯!先生!”顏回的老爹說道。
“沒有錯!先生!我們沒有錯!我們不為自己,只為世人,哪裡錯了?我們沒有錯?”子路肯定地說道。
孔子沒有強調,用緩和地語氣解釋道:“可能?我們錯了?我們只能代表我們自己為國為民,並不能代表天下所有人為國為民。我們只能代表自己認真做人,規矩做人,良心做事;我們只能代表自己做一個好官,卻不能代表所有官員都是好官。
光靠我們自己做好人、好官是遠遠不夠地!世界這麼大!人口那麼多!我們一個人的作用是很小的,是起不了多大作用地。
我仔細地想想?人!還都是為自己的!這一點,我們不得不承認。道家說的沒有錯、老子說的沒有錯、方忠說的也沒有錯,人性是自私地!萬物都是為了生存!我們無私了我們無法生存!是不是?
君王要是不給俸祿給你,你願意當官麼?君王不保證你的安全,你願意當官麼?所以!人性還是自私地,都是為了生存!我們一心為國為民,是為了什麼呢?也一樣是為了生存!不僅僅是為了天下人的生存,也一樣是為了自己的生存。因為!我們看到天下大亂,民不聊生,都無法活下去了,才想著如何生存的法子。
我們不為了生存,我們去當官幹嗎?我們不為了生存,我們又何必去管別人的生死呢?正是因為國家亂了,天下亂了,大家都沒有安全感了,我們才考慮著如何生存。才想著去當官,帶領大家走向幸福地生活。
如果我們是世襲貴族,衣食無憂,我們哪裡會去管別人的生死呢?是不是?所以說!救苦救難的人,都是從苦裡出生的人!所以!世襲貴族出生的人,他們沒有經歷過苦難,是永遠不會知道人民的疾苦的,是不能成為好的君王和官員的……”
這時!從曲阜城那邊又飛奔來了許多馬匹,官道塵土飛揚,好像來了軍隊。
孔子停止了說話,轉身朝著那邊看著。他很是擔心:季桓子不會這麼放他走的。都到這個份了,季桓子一定還要繼續趕他走的。
“子路!駕馬車!走!”孔子吩咐道。然後!轉身去收拾自己的行李。把吃食裝回包袱裡,拿到馬車。
這些吃食,都是家裡隨時備用的吃食。他讓方勤給他烙的烙餅和其他什麼地,方勤都還沒有來得及做出來。
子路跑過去把馬牽過來,麻利地架車轅。
顏回父子一直朝著南門那邊看著,見來了幾輛馬車和幾個騎馬的人,也放心了。在這個官道,哪裡沒有透過的人呢?可想想孔子的處境,也理解了,孔子為什麼害怕。非常時期,什麼事都可能會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