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把跟自己身家性命息息相關的東西交給一個梟雄嗎?反正日向由美不敢。
尤其二代大人太聰明,她還怕委託過去幾個單獨的術式,那邊直接給還原出整個籠中鳥呢。
漩渦一族也並不比千手家兩代火影更可信,可他們武力值低啊,該跑的時候能跑掉,該殺的時候也能殺殺看,這研究環境就比千手家讓人安心多了。
兩個月後,日向由美初步把籠中鳥那深深附著在大腦上的咒印做了拆解,拆解為了五十個基本的術式。
咒術的咒印和封印術不是一種東西,但他們的術式則是相通的,類比的話,大概是同樣使用英文二十六個字母,但是按照不同規則形成的不同語言。
日向由美寄希望於破解這五十個術式不同組合的含義、作用,以及就像是找出一個單詞的反義詞一樣,找出它們的反向術式。
既然咒印已經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她的大腦裡深深紮根、再也難以分開,那麼以反向術式讓這些咒印不再生效不就好了嗎?
只要別人念籠中鳥她腦袋沒反應,日向由美對於人死眼毀、眼睛挖出就毀、白眼背後的一度死角之類的作用並不在意,讓咒印繼續在腦袋裡待著也無所謂。
也是在這段時間,她陸陸續續地聽到了日向宗家家主之死的詳細情報。
日向這一代的家主原本就是識時務、有決斷的人。
他在幾年後木葉成立時,慧眼如炬地看出世界的形勢變化了,一國一村才是今後的主流,家族亂戰的局勢將再也沒有了。誠然以日向家再雨之國的地位,成為雨隱村的主導毫無異議,但雨之國夾在幾個大國之間,以後戰亂再起,大國們怎麼打?怎麼打都會先在雨之國上打。
這裡以後必成四戰之地。
確定了這一點後,他當機立斷拋棄了偌大的家業投身木葉,而且一路伏低做小低調發展。
在日向由美搞出了貼傳單刻城牆的事之後,日向家主不但沒有避開這個話題,反而在第二天早上就召集了所有在族地的精英,當眾宣佈兩件事。
第一,從此以後宗家繼承人將在日向家所有孩子中遴選,刻印籠中鳥日期推遲到八歲,此前孩子不上戰場,八歲已經足以看出一個孩子的天賦如何。
第二,當眾銷毀一切記載有控制籠中鳥方法的卷軸、紙張,只留下刻印的方法,從此以後籠中鳥只作為保護白眼血繼的工具,而非區分宗家和分家的天塹。
然後第三天他就死了。
日向由美當時聽了就笑了,瞧,事情到了頭上了,一個比一個明白該怎麼辦。可是不到那種火燒眉毛的時候,就永遠不要指望既得利益者放棄自己的利益,因為對他們來說,那才是他們的天賦人權,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權力,是他們本就應享有的東西。
至於這權力是建立在誰的血淚之上,哈,羊自己都不喊疼,指望狼替你哭?
其實對絕大部分的分家來說,這樣的方案已經可以接受了。
只是人和人的想法不一樣,既有人可以接受這套方案,也有人覺得你既然早就能改卻一直延宕至今,你怕不是想死吧?更有像日向由美一樣的人,不管你以後還能不能騎在她脖子上,只要你曾經有過這個想法、有過這個行為,那你就可以去死了。
而且後兩種人往往氣性特別大。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分家不容許他活下來——你把記載控制方法的卷軸都燒了,可你自己不就是個活卷軸嗎?只要你人還在,想寫多少卷軸還不是分分鐘的事兒。既然為表誠意,你怎能不去死?
聽說後來家主之子也被刻上了籠中鳥——大概是秉持著一種“要是你爸沒騙人,那就大家都沒事,要是騙人了,那就大家一起死”的樸素心情吧。
對了,這個家主之子就是時年四歲的日向俊介大人。
不過日向家並未從此安定下來。
有人覺得這樣就好,也有人拒絕給自己的孩子刻上籠中鳥——挖眼固然是一種危險、難道人為製造一度的死角就不危險了嗎。
有人說要像以前一樣強制所有人刻印,這樣可以降低日向家整體風險、防止血繼外流。可也有人要求自願刻印,沒有籠中鳥的人自行承擔風險。更有年輕人外嫁的外嫁、入贅的入贅,以親身實踐演示給別人看什麼叫血繼外流。
不斷有人離開、或拖家帶口、或三五成群、或孤身一人,也不斷有當時在外面出任務聽說了傳單內容扭頭就走的人回來,紛紛擾擾之下,不單是雨之國,連整個忍界的局勢也被攪動了。
又過了一年,旗木卡卡西傷勢痊癒、實力更上一層樓,日向由美咒印研究步入正軌,她覺得自己已經看見了曙光,剩下的就是用水磨工夫不斷試錯找出正確的組合。
正當此時,日向家又發生了一件震驚忍界的大事。
這時候日向家已經不像別的家族一樣親族們都住在一起,人數多達五六百的雨之國日向家如今只有二百餘人,其餘人中有在這一年的層層沖突中被殺的,有改行跑去做浪忍從此悄無蹤跡的,有四面八方投奔各大國的各大家族,並且毫不吝嗇與之通婚留下血繼的。
其中最叫人看好的是日向家一個叫|春日的小姑娘嫁入了豬鹿蝶中的山中家。
山中家的秘術心轉身已經很不講道理了,如果使用心轉身的人再有白眼,能夠以精神連線讓別人看到自己白眼視界中所見所感,這對偵查能力、溝通能力的提升可不是一點半點啊。
當然隨著時間的流逝,白眼的血繼會被逐漸稀釋,直至開眼變成可遇而不可求的事,但只要血緣在、開眼的機率就永遠在。
日向家的人除了以上幾種,還有一種就是既不想當居無定所為人所鄙的浪忍、也不想加入其他的家族,更不信任雨之國的日向家,他們大部分是血緣較近或關系較好的幾家、十幾家人聚群而居。
前些時候,這樣一個小的日向家的聚落,被人滅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