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仔忽然也很想認識那小姑娘的家人,摸金一族,在古玩跟盜墓行業,都是很神秘的存在,有幸認識,三生有幸呀!
自古職業盜墓者,按行事手段不同,分為四個派系,發丘、摸金、搬山、卸嶺,“卸嶺力士”與“摸金校尉”有很大的不同,從稱謂上便可以看出來,“卸嶺”採取的是喇叭式盜墓,是一種主要利用外力破壞的手段,而“摸金”則更注重技術環節。
每個派系都有各派的專屬辟邪之物,而摸金派則是摸金符,發丘的則是發丘印,搬山的巧用各種生活物品作為工具,進行倒鬥;而卸嶺派則是一大幫人去挖墓,個個身懷絕技,還有神奇的陰氣測量器等。
“摸金”是倒鬥中最注重技術性的一個流派,而且淵源最久,很多行內通用的唇典套口,多半都是從摸金校尉的口中流傳開來的。
舉個例子,現今盜墓者,都說自己是“倒鬥”的手藝人,但是為什麼管盜墓叫做“倒鬥”?恐怕很多人都說不上來。
這個詞最早就是來源於摸金校尉對盜墓的一種生動描繪,中國大墓,除了修在山腹中的,多半上面都有封土堆。
以秦陵為例,封土堆的形狀就恰似一個量米用的鬥,反過來扣在地上,明器地宮都在鬥中,取出明器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鬥翻過開拿開,所以叫倒鬥。
摸金校尉在每次進入墓室後都要在東南角點一隻蠟燭,然後才會開啟棺槨開始摸金,在摸金時如果蠟燭熄滅就叫做“鬼吹燈”。
這時,摸金校尉要把所拿的東西原封不動得放回去,然後原路離開。
如果摸完金蠟燭沒有滅,摸到的東西就可以拿走。摸金校尉每人都會帶一個摸金符。
“摸金校尉,傳下來的人也很少了吧?”楊奕說道。
金不鳴作為發丘傳人,其本事相對一些所謂的考古專家已經是隻能仰望的存在,本領令人驚嘆,更別說這摸金校尉,古代最專業的盜墓人士。
也正是這樣,剛才楊奕絕口不提收購摸金符的事情。
上一次,羅布泊的太陽古墓,要是有摸金校尉隨行,可能就沒有那麼多的危險了。如果不是金不鳴那發丘傳人,其他人能不能出來都會是一個問題。
“走,我帶你先去認識幾個娛樂圈的人。雖然你不是這個圈子的人,但多一個朋友也是好事。”傑仔開口道。
以楊奕的身份,也沒有必要認識娛樂圈的人,不過,出門在外,多一個朋友還是好事的。
“行,多謝啦!”
首先探訪的是演藝圈的一位老前輩,以前也給傑仔不少的幫助。更重要的是,這個老前輩也是同道中人,平時也喜歡收藏,家在京城,據說是潘家園的老常客。
“胡立本前輩!一位老戲骨,對中國演藝事業貢獻很大。”傑仔介紹。
“您好!您好!”楊奕連忙伸出手去。
胡立本現在也很少在熒幕上亮相,這次被邀請參加晚會,是一個老朋友的人情,才勉為其難應邀。
他笑著跟楊奕握手:“別聽他胡亂抹金,貢獻兩個字不敢隨便說,只是混口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