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電視臺跟傑仔的經紀公司都就輕避重地說了幾句,雖然讓大家減輕了火力,但很多人還是不買賬。
雖然還沒開播,《鑒寶風暴》就傳出不好的訊息,但話題性很高,讓很多人立即記住了這麼一個節目,也算是節目還沒開播就已經火熱起來。
也正是這樣,電視臺才沒有找汪建州麻煩,而是警告幾句,以後要注意。
傑仔電話中跟經紀人說了幾句後,然後轉眼看向那堆古玉,苦笑道:“看來,要扔了。”
楊奕拿起最後的一件古玉,笑道:“其他的可以扔了,不過,這件還真就是古玉。我看,不是同時買的吧?”
傑仔一看,微微有點驚喜:“哈哈!那你就猜錯啦!這件也是那家夥的。不過,這件是後來他送的。因為我跟他買了比較多,所以這件算是添頭。”
聽後,楊奕也哭笑不得,賣假貨,反而送真品,也是夠奇葩的。
但是,大家都知道,那家夥肯定也不知道這件古玉是真的。不然,肯定不會那麼傻,能賣假貨的人,還會良心發現?給你補償一件真的?顯然不會。
“點評一下?專家!”傑仔調侃道。
楊奕笑了笑,將那塊古玉遞過去:“這件古玉是漢代和田青玉雙龍出海擺件,是一件不錯的古玉擺件。”
雙龍出海擺件,龍呈長身s形,器呈玻璃光澤,有褐色沁及氧化白斑,沁色入骨自然,玉質非常純淨、雖為青玉但細膩潤澤真的是動人心魄,相機無法反映出她的麗質。高浮雕、雕琢細致刀工淩厲,雙龍雕刻的生動傳神,有非常棒的視覺效果。
“可以說,這本身就是一件質量非常高的青玉,價值不菲。加上這雕工,完全可以彌補你買了一堆的假貨。還好,那家夥不知道,不然真要找你麻煩。”楊奕說道。
這塊玉擺件,按照他的估價,應該在五十萬以上。
傑仔買了那麼多古玉,其實也就花了二十多萬而已,尤其可見,他也還是撿了漏,賺了一筆。
聽到楊奕這話,讓傑仔一掃之前的氣餒,神情振奮起來。他自己是不缺那麼幾十萬,但透過自己的眼力,在自己有興趣,缺不擅長的領域賺回來的,還是忍不住高興。
“那家夥肯定也是一個不懂行的。”
其實,做二道販子的,雖然有點基礎,但基本上不厲害。一般厲害的家夥,都是不屑於跑去賣假貨、擺地攤度日的。
“是不怎麼懂鑒定,不然輪不到你撿漏。”楊奕笑道。
“最重要的是,這勉強算是一件高古玉,所以價格相對比較高。”楊奕補充道。
“高古玉?”這是傑仔頭一回聽到這種名詞。
“不知道?”
“頭一回聽。”
“其實,圈子的人不陌生,對你們可能有點陌生。高古玉器不僅有古樸的包漿、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而且又有神韻鮮活的外表,而現代的仿品卻缺少高古玉獨有的神韻。”楊奕介紹道。
高古玉多為帝王皇家達官貴人用玉,從用料、製作工藝、文化氣息上有著厚重深奧的內涵。
除了欣賞古人的琢玉技藝、品味高古玉中神韻飛揚的歷史文化內涵以外,把玩一塊高古玉,就像品讀著年代久遠的歷史的傳奇,手中古玉演繹的人間故事隱約可觀,古意融融,人玉靈通,把玩者的心境是不可以用語言表述的。
價值不菲的高古玉,琢制技藝十分精湛,無論是淺浮雕、透雕,還是陰線刻畫,均拙樸細精,實其中的“漢八刀”和雙溝碾法如今更是難以模仿。
“你這一塊,從刀工上看,有點漢八刀的味道,但又有點區別,應該是融彙了一些其他的雕琢手法。”
典型的“漢八刀”,是指漢代雕刻的玉蟬,其刀法矯健、粗野,鋒芒有力。體現出當時精湛的雕刻技術。
很多人,可能有所誤解,以為漢八刀,就是雕琢八刀而成的刀法。從字面上理解,就差不多是這樣。
但是,這個並非確指的“八”,是用來說明琀蟬的刀法工藝“簡古”、“粗放”,是專門為殮葬“減筆”趕制的。
按照楊奕的理解,“漢八刀”應該指漢代殮葬玉琀僅在蟬的背部施加工藝的那種。更嚴格地說,背腹兩面用工的玉蟬,也是“漢八刀”,因為無論單面和雙面,玉蟬的腹背在雙眼同斂翅的刻工上都應用了“八分相背法”,它還寓意著亡者同生人的永絕。
漢八刀的琢工極具特色,凡是真的“八刀工”,都是下“刀”既準又狠,起“刀”收“刀”,幹淨利落,而且多為“斜刀”,即一面淺,一面深。
而眼前的這一塊古玉,雕琢上,就頗為符合漢八刀的風格,但有些地方又採用了其他的刀法,可見雕琢這件古玉的人,是一個精通兩門刀法的師傅。
“漢八刀,現在很難模仿了吧?”傑仔不可能沒有聽過漢八刀。
對把玩過古玉的人來說,漢八刀聽得太多了。
“從漢代之後,就很少人真正將漢八刀發揮到極致了。”楊奕點頭道。
“漢八刀”是中國玉雕技法中十分有特色的技法,是葬玉文化帶來的産物。隨著葬玉文化的衰落,這種技法後來也不再採用。後世雖有造假玉的不法之徒加以模仿,但終因脫離了那個時代,缺少神韻,加之作偽者的功力不逮,琢不出那種氣勢,總要留下許多破綻。
“我們中國,太多輝煌的文化遺失在歷史長河,很多工藝,現在的人都要稱贊不已,甚至模仿不了,真是可惜!”傑仔感到深深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