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回到現場,就發現陳浩文也來了。而且,看他好像已經有了收獲,反觀他們兩個,被一個逗比嚇得不輕。
“什麼寶貝?”王軍詢問道。
“小玩意,看起來挺不錯的。”陳浩文笑道。
“看樣子,你們是收獲巨大呀!你們來很早嗎?”陳浩文發現,楊奕他們還帶著一大袋的物品,一看他們的架勢,就知道收獲巨大。
剛才,還有點沾沾自喜,一來,就得到一件不錯的寶物。但比起人家來,就差了許多。
“我們的情況,你也知道,現在是卻這些古玩。所以,基本上很低端的都收到手。別看我們這一大袋,但其實不怎麼值錢。”王軍說道。
而且,他還將剛才的遭遇,說了一遍。
陳浩文聽了,也是哭笑不得,從沒有見過那麼奇葩的人,連人家棺材板都沒有放過,生孩子絕對是要沒有屁股的。
楊奕才發現,原來自己師兄得到的是一個粉彩的茶荷。
茶荷可能很多人都陌生,沒有聽說過這個名詞。但其實,很多人都見過,只是不知道原來是叫茶荷而已。
茶荷是茶道六用之一,系盛放待泡幹茶的器皿,形狀多為有引口的半球形,用以觀賞幹茶外形,通常用竹、木、陶、瓷、錫等製成。
茶荷的功用與茶則、茶漏類似,皆為置茶的用具,但茶荷更兼具賞茶功能。主要用途是將茶葉由茶罐移至茶壺。主要有竹製品,既實用又可當藝術品,一舉兩得。沒有茶荷時可用質地較硬的厚紙板折成茶荷形狀使用之。
然而,它在置茶中也兼具以下多種功能:承裝茶葉後,供人欣賞茶葉的色澤和形狀,並據此評估沖泡方法及茶葉量多寡,之後才將茶葉倒入壺中。此外,也有人會在茶荷中將茶葉略為壓碎,以增加茶湯濃度。
這種道具,形狀多為有引口的半球形,瓷質或竹質,用做盛幹茶,供欣賞幹茶並投入茶壺之用。好的瓷質茶荷本身就是工藝品,奈何許多茶藝館略去茶荷不用,甚是可惜。
“不錯呀!你這茶荷看上去,可謂是粉彩的精品。”王軍說道。
“看胎釉,應該是乾隆早期的作品。”楊奕觀看了一會,評價道。
“嗯!我看也是。乾隆早期瓷器的胎還是保持雍正時細潤的特點,晚期由於督陶官的不力和經濟原因,胎質不如唐英督陶的清早中期,但比晚清仍勝一籌。”陳浩文點點頭。
其實,早期釉質瑩潤與雍正無太大差別,晚期漸糙。精緻的粉彩瓷器釉面堅致,細潤如脂似玉,光潔無瑕疵。一般粉彩瓷器釉面或瑩潤,或不夠幹淨,釉面常有均勻似漣漪的小皺紋,以陶瓷板畫表現最明顯,但沒有晚清時期釉面不平的波浪釉嚴重。
粉彩始創於康熙,極盛於雍正。
因此,粉彩通常都是雍正時期的更加珍貴,做得更加精美,更多人喜歡,畢竟它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極其成熟的階段。
“老文,咱們換一件寶物如何?”王軍忽然提議道。
陳浩文抬頭,看了他一眼,笑道:“你先拿出來,讓我看看。”
王軍立即從裡面翻出來一本書,正是之前得到的那本《棋術》。
“這本書,價值應該比你的那個茶荷還要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