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奇怪?二沙島那邊的別墅更貴,前兩年強拆了一棟價值超過三億的別墅。我這棟差多了,還不到一億就拿到手。”姜濤說道。
得!楊奕徹底沒話說,還以為自己很有錢了。但在這些地方,也就兩棟樓房而已。
祁老笑了笑:“現在不覺得自己錢多了吧?”
到別墅裡面,大家都喜歡將藏寶室弄在地下室,姜濤也不例外。他的藏寶,比楊奕多不知道多少倍。
楊奕那藏寶室,雖然看似很大,但裡面空蕩蕩,只有三五件物品,比如之前得到的蟲珀等等。
《初月帖》保護得還是很嚴密的,就算有人能跑到藏寶室來,也很難拿到裡面的《初月帖》。
楊奕等人趕緊湊過去,發現《初月帖》上面的字型好像流水一樣,一氣呵成。這便是書聖的書法造詣嗎?字型如流水一樣流入人的腦海,非常清晰,卻找無痕跡。
“這書法真是絕了。”祁老贊嘆道。
《初月帖》和王羲之其他草書比較,具有古意,是較早的作品。此帖用筆、結字和章法都有很多特點。
“用筆以中鋒為主,有些字如”山“字、”報“字使用側鋒也十分明顯。結字大小不一,或長或短,或平正或倚斜,皆隨字形和性情而定,行字不求垂直勻稱,行距不求密疏劃一。確實很精妙。”陳浩文說道。
他認為,書法最重要的就是字型結構的佈局,一個好的佈局,往往讓人看得更加順眼。
陳浩文曾經跟自己老師祁老說過這個見解,但祁老告訴他,這種見解,只能讓你書法停留在中等水平。真正的高手,並不注重型,也就是他所說的結構佈局,而是內在的神韻。
有些人毛筆字看上去結構很好看,但沒有神,也就沒有靈魂,只有一個空架子。在真正書法人眼裡,不值一錢。
楊奕看了一會,字帖的內容不多,大概就是:初月十二日山陰羲之報:近欲遣此書,停行無人,不辦。遣信昨至此。旦得去月十六日書,雖遠為慰。過囑,卿佳不?吾諸患殊劣殊劣!方涉道,憂悴。力不具。羲之報。
這是一封信,大致的意思就是:近期一直想寫這封信,但因沒有郵差,沒法寄信。昨天到達這裡,加之收到上月十六日的來信,即使相隔遙遠,但也十分感激。冒昧地再次囑託您,近來還好吧?我卻突然生病,身體十分差。剛剛踏上路程,身心憔悴,就寫到這裡吧。王羲之。正月十二日。
很多人可能很好奇,在古代,應該沒有郵差這麼一個職業吧?他們是怎麼寄信的?
其實,在古代,官方檔案傳遞靠驛站,民間信件只能靠熟人捎帶了,因為驛站只能傳遞官方信件,不能用做民間信件傳遞的,一經發現那就是死罪。
“這書法風格逸筆草草,自然天真,率意暢達,有晉人倜儻任誕的氣息。”楊奕說道。
他一邊說,還一邊開啟豎眼,想利用豎眼認真臨摹這些字。豎眼的功能很強大,一旦被豎眼記憶住的東西,楊奕就能弄個九成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