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言情小說 > 鑒寶 > 第一百九十三章 古字畫鑒別

第一百九十三章 古字畫鑒別 (第1/2頁)

推薦閱讀:

見老人還沒從激動的狀態調整過來,楊奕也不著急鑒定下一件東西,那是一幅字,沒有裝裱。

“所以說,生活的驚喜往往來自不經意間。恭喜!恭喜!”楊奕恭喜道。

這老人帶了兩件物品過來,其中一件是寶物,另一件肯定也不會是假貨,大家都心癢難耐。

“麻煩幫我看看這一件。”老人終於平複下來。

楊奕點點頭,小心翼翼將字攤開。這些紙年代有點久,開始發黃,甚至有點脆。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破壞字畫,揉成一堆的紙碎。

“從這紙面來看,這幅字年代有點久。發黃,是紙張放久了的一個特徵。”楊奕對他說道。

得!大家都明白,這幅字肯定是古董。值不值錢就還待觀察,估計不會太差吧?

“從這也可見,你們平時很少碰這幅字。不然的話,是流不到今天的。沒有裝裱的字畫,太脆弱。有機會的話,還是把它們裝裱起來比較好。”

張老頭佩服至極,從一些物件的表面就能猜測出那麼多東西,而且全部準確,這人實在厲害。

歷代許多珍貴的書法、繪畫乃至書籍、碑帖等能夠倖存到今天,盡管有著各種各樣的原因,但是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因為經過了裝裱,用紙、絹、綾等材料,對書畫加以保護,如果離開了裝裱工藝,就不可能留有現存於世的如此眾多的丹青墨跡,因此,畫賴裝以傳的觀念,頗受世人的稱道。

“從紙質來看,這張紙應該是明清時期的。隋唐之前,紙以麻料作原料,顯得纖維較租,紙張不夠細潔;隋唐之後,樹皮被用來造紙,其紙質就比以前精細;北宋中期後,造紙原料多樣化,紙質也呈現多樣化了。”楊奕說得很清晰。

每次楊奕講解,大家都會安靜下來聆聽,總能感覺自己有了不少收獲。

一些對收藏不感興趣的人,也忽然心生一股沖動。

實際上,民間收藏的字畫僅以明清以後時期多見,這是因為紙、絹本身難於歷經數百年儲存的緣故。再加上造偽者的混淆,所以有人認為古字畫中相當部分是魚目混珠。

字型楊奕先別研究,而是研究右邊的一個印章,非常醒目。

“這個印章印色是油質的,通常是清朝的特徵。所以,我初步斷定,它應該是清朝時期的字作。”

宋代字畫作品許多不上印章,部分上蓋銅印與玉印,印色有密印和水印。元代印章質料有木、象牙、銅、玉等,印色為油印和水印。元代自王冕始用石料印章。明代石料印章普遍,篆文刻法採用“錘頭式”,使用大多是油印。清代印章形狀、字型、字形均呈多樣化,印色為油質。

最後,楊奕才觀察上面的字型。這是行書,非常規矩的行書,看起來很好看,卻沒有很明顯的個性。

“這副字,應該是翁方綱的作品。連貫柔和,不急不躁,循規蹈矩,很有特色,不失大家風範。”楊奕一邊看,一邊點評。

他接著說道:“我本身就是熱愛書法的,從這字型來看,在運筆用墨過程中,由濃漸淡、由粗漸細的過渡緩沖。因此,濃淡、粗細、行止極有節奏感。整幅作品用筆以圓潤輕柔為主,沒有絲毫方剛急躁的火氣。”

其實,老實說,翁方綱學識廣博,對顏書、歐書和唐人寫經、漢隸都下過很大的功夫。但他的書法藝術水平並不是很高的。他的書法講究無一筆無出處,而自己的東西卻很少。

“這幅作品雖然是翁方綱的,但沒有很鮮明的個性表達出來,所以價格不會很高。加上因為沒有裝裱,讓作品再次遜色了幾分。”

最新小說: 逆襲天才 重建三國 花心人 和死對頭網戀以後 這個除妖師崩人設了! 玄學,從入門到放棄 魂覺醒者 明末工程師 帝國覺醒 超級隨身商店 清純村花愛上我 大兵自傳之危機黎明 陰陽服務公司 衡陽,請留下 大漢忠魂 三國之蜀漢帝國 彩虹歸處雨紛飛 致遠天下 今天也被惦記啦! 林家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