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長沒聽過這個名詞,不小的什麼叫可持續發展路線。但村支書聽過,畢竟他作為最底層的村官之一,一些發展的術語還是得懂的。
“就是不能殺雞取卵。”村支書言簡意賅地解釋。
楊奕給他們建議,將那山谷保護起來,作為一個野生田七的生産基地,加以管理。以科學的方式去管理,將産量提高。
至於銷路,完全沒有難度。現在野生田七屬於稀缺中藥材,多少都能被市場所消化。
要做好這些,村裡的道路就得盡快修好。
“也就是做一個鄉企,整個生産基地都屬於村子的,每一位村民都有份。到年尾按人頭,或者按戶拿分紅。以我的估計,一年那一大片的田七能給村子創造上百萬的利潤,足以讓大家脫貧致富。”
聽了楊奕事無巨細地解說,老村長跟村支書好像小學生一樣,認真聽講,時不時點頭應是。
楊奕想了想,心裡下定決定:“這樣吧!我捐出十萬修路。有了這筆資金,那段道路應該像點樣子。”
盡管現在財大,但楊奕並沒有氣粗。捐出一些資金,雖然不足以修一段水泥路。但弄好一點還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不夠的話村民們再湊一湊。
有了那塊寶地,村民還那麼短視的話,也不值得楊奕幫忙。
此話一出,屋裡所有人都呆呆地看向楊奕。十萬元在他們這裡,那就是一家人的全副家當,是一筆鉅款。
老村長當村長也很多年,是第一次接受那麼大筆的捐款,或者說是第一次接受捐款。
“這……這……”
“真是太感謝了。我跟村長老叔代表全村鄉親感謝你的支援。”村支書見老村長激動地說不出話來,他連忙代為感謝。
“不客氣,我跟俞然是師兄妹,幫你們村子也是應該的。”
晚上這頓很大餐,而且俞成才誠心誠意留老村長跟村支書吃飯,但兩人哪裡還有時間吃飯?得趕緊把大夥召集起來,商量此事,灌輸他們剛才楊奕說的一切。
村民很快都知道這個訊息,整個村子都沸騰起來,紛紛到俞成才家對楊奕表示感謝。
第二天,楊奕他們沒有逗留,準備吃了早餐就離開。前來相送的村民非常多,給楊奕車尾箱塞滿了各種土産。
“有空再來玩。”老村長熱情地邀請道。
“行,你們這風景優美,以後肯定還會再來的。”
他們鎮的領導得知,洛水寨居然有人捐了十萬修路,大吃一驚。當他們瞭解到真實情況,更加震驚,洛水寨裡面有一大片野生田七等待開發。
鎮長二話不說,帶著幾個領導班子親自前往考察,確認無誤之後,認為很有發展潛力,決定擠出一筆資金給洛水寨修路。
他們也想著,看能不能將洛水寨打造成周邊市的一個田七生産基地。那麼,他們鎮就有拿得出手的東西來。
唯一覺得遺憾的是,沒能認識到洛水寨的那位“貴人”。
外界的有錢人,也正是他們急需的投資者,畢竟想要發展沒有錢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