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銀道:“大道渺渺,天意昭然,一切自有公道。”
吉瓏回頭望去,遠遠地望見村子外出現了一條大河,大水把村子分成兩塊,順著村外的溝溝道道,蜿蜒流轉,通向了淄河。
有銀道:“大多災禍,與外界無關,而是由自身引出。”
發海道:“潔身自好,謙虛謹慎,時刻警醒反思,才是遠離災禍的根本。”
天真道:“若論保命躲災,我只服你一個。”
幾個說著,不再停留耽擱,向著臨淄商城東門而來。
幾個回到御風車馬店,天色已經發暗。
幾個安頓了坐騎,帶著吉瓏,來找嬰寧。
嬰寧帶著四隻猛獸回城,一路所遇行人,早早地便讓到了一旁,目送嬰寧離去。
嬰寧回到御風車馬店,在地字號客棧又開了兩間房,專門安頓四隻猛獸。
安頓好猛獸,嬰寧來到博喜的房間。
博喜房中,正有兩人,這兩人正是陳德和李玉。
陳德和李玉是從奴隸交易市場來的,帶著三家的奴隸交易名冊,請買家過目。
博喜看過皮卷名冊,上面記下的奴隸,大多是編號,少有起了名字的。
陳德告訴博喜,這些奴隸中有名字的,都是有一技之長的,其中不乏出自沒落貴族家門的。
博喜數了下,這些有名字的,大多是十五左右的姑娘,共有二十三個。還有一百二十名十五左右的姑娘沒有名字,只是編號。還有五十七名奴隸,都是十二歲以下的孩子,其中男孩四十一名,女孩十六名。
博喜看過名冊,說道:“便是這個,待二小姐回來看過,沒有問題,明日就去驗收。”
陳德道:“按理說來,我們也願意出賣成年奴隸,只是合了三家之力,也只能做到如此了。”
博喜道:“我也曾販過奴隸,知道其中內幕,便是如此,你們也做得很不錯了。”
李玉道:“若是貴家不急,半年後我會再送一批奴隸過來。”
博喜道:“就我所知,博學師大人採辦奴隸,只是為了發展關外人丁,而博學師大人,是很想給這些奴隸自由的。”
三人正說著,嬰寧來了。
三人見過嬰寧,博喜把名冊交給了嬰寧,請嬰寧驗看。
博喜在一旁解說,嬰寧看過名冊,對博喜說道:“便是如此,我們採辦的奴隸,大大超過了小姐預期。明日你便帶人,前往交易所在,驗收這批奴隸,務必要逐一核對,確保個個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