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排按照正式的晚會進行,自然也有主持人負責串講。
舞臺上,主持人聲情並茂地說道:“歲月更替,時間流逝,小時候我們就盼望著長大,不願意做處處被人管教的孩子,但是當我們長大了之後,父母也老了,望著他們蒼老的面容……
下面是一位年輕人為我們帶來的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是《當你老了》,讓我們歡迎李曉。”
隨著主持人的話音落下,臺下的演員和歌手們無不譁然。
又有一首獨唱?
即使是再火的歌手,來到春晚的舞臺也僅是與其他歌手一同合唱一首歌曲。
雖然李曉年紀尚小,但就讓他獨唱這一件事上,其他人並沒有什麼意見。
畢竟李曉不僅僅是名氣大,他的實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看了他幾次聯排後的表現,心裡有意見的也沒敢說出來。
但一首獨唱還好,可是他竟然有兩首獨唱,這下很多人心裡就不平衡了。
這個與演員們的衝突不大,所以他們覺得訝異但也沒有多說什麼。
但是一些稍顯年輕的歌手,從臉上就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他們此刻很不爽。
李曉正當紅又有實力,讓他獨唱一首,他們忍了。
可是現在又加一首獨唱,雖然沒有佔用到他們的節目時間,但是這種區別的待遇難免會讓他們心裡感到不平衡。
憑什麼我們要合唱而你就有獨唱?
有獨唱不單止,你居然還有兩首獨唱?
陰陽怪氣的人心裡很明白,在沒有阻礙到聯排的正常執行的情況下發表者自己的不滿。
不少人發著牢騷,言語裡對李曉是各種擠兌。
甚至還有人說他是靠走後門才能有兩場獨唱。
他們不是沒見過,春晚的其中一名副導演經常和李曉待在一起說話,還有其他的領導和李曉待在一起他們也見過不少次。
這些情況,不由地就讓他們懷疑是不是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情況發生。
大家的不滿也很正常,同行是冤家甚至是仇家是所有人都懂的道理。
同路線的藝人,一個人出彩了,就代表著其他人受到的關注會減少。
此時不滿的大多都是和李曉相同路線,又同一輩的藝人。
“要不大家先看完李曉的表演再說吧。”坐在人群中的莫婉攏了一下擋在額前的頭髮,眼神望向站在舞臺的李曉,聲音清冷道:“說不定李曉這次唱的歌是這次春晚所欠缺的呢?”
以她對李曉的理解,根本不相信李曉是會走後門的人。
而且,春晚有後門可以走麼?
或許有,但也不可能走後門就可以混到一個獨唱的機會。
要是這麼簡單就可以走後門的話,現場這麼多歌手背靠著大公司,走起後門來不比李曉這種單打獨鬥的強?
更何況,她深知道,李曉不需要走後門。
剛剛說話表達不滿地多是一些年輕歌手,此時見大魔王發話了,討論的聲音少了許多。
莫婉也有一首獨唱,但她不管是在業內還是業外都被預設為國家隊的歌手,要是再加一場獨唱的是她的話,可能大家也不敢這麼明目張膽地討論。
總的來說,大家對李曉羨慕,同時因為他沒有大公司罩著又心懷不軌。
“看錶演看錶演,多學學曉曉怎麼唱歌怎麼寫歌。”張毅笑著和自己身旁的朋友說道。
他也參加今年的春晚,上個星期還不時地去看李曉排練。
此時幫李曉說話,不僅是兩人關係好,還是因為他看不慣這些檸檬精。
有能者居上,混娛樂圈的居然還不明白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