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晚就是大年三十,絕大多數的中國人都會一邊吃餃子,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
雖然每年的春晚褒貶不一,但是不管好壞,春晚還是必須要看的,這已經成為了一個傳統。
2002年的春晚正在播出中,雖然馬大寬已經看過16年前的春晚,再看02年的春晚直播,那種感覺,也許是懷舊,或許還有什麼,真的是很難去形容。
雖然從舞臺技術和畫面方面,02年的春晚的確跟16年後的春晚沒有可比性,但是,那種濃濃的懷舊的韻味卻是無法替代的。
尤其是一家人圍坐在很小的電視機前,看著電視劇裡面模糊的畫面,那種感覺,比春晚節目的本身更有意義。
這一年的春晚,最大的亮點是,央視主會場第一次實現與數個分會場的畫面傳遞,一拉開序幕,開場歌舞《和春天一起來》就是由北京和深圳兩地對傳形成的一個節目。
對傳的一大新意,就是兩地現場分別表演,在電視熒屏上彙成一個節目,這類節目限於歌舞。
比如歌曲《有人曾問我》《與世界聯網》《對酒歌》等。
從現場直播的效果看,除了偶爾出現斷音和音效延時外,兩地配合得天衣無縫,在熒屏上是很難發現切換的痕跡,看上去如同同臺演出。
印象最深的還是要說本山大叔的《賣車》,這個小品是去年《賣拐》的續集,也是小品類評比的一等獎。
這個小品,雖然馬大寬在以後的日子裡,已經看過無數次的重播,但是這一次看,還是忍不住被逗得捧腹大笑,看來,小品之王的水平的確是名不虛傳。
從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三,馬大寬哪裡也沒有去,只是一個人悶在家裡,什麼也沒做。
其實,說什麼也沒做也不對,因為腦袋裡一直也沒閑著。
他主要是在思考,思考接下來的2002年,有什麼機遇,有什麼挑戰。
簡單說,就是幹什麼能好好的大撈一筆,這才是上一世窮怕了的馬大寬最想實現的人生目標。
要說賺錢容易,未來的幾年,網際網路是個值得期待的領域。
可是,網站建設、網路遊戲、防毒軟體這一類的東西,馬大寬並不擅長,從頭學起恐怕在短時間內也學不會,何況自己對那方面也不怎麼感興趣。
根據自己的想法,馬大寬覺得,自己擅長的還是古玩字畫這一領域。
收售古董,的確來錢快,有時候一本萬利。
可是,做古玩這一行,需要自己有一定的資金儲備,就像是李槐樹那樣,看上一個紅木箱子,就能掏出錢來去買,至於日後是否升值賺錢,這都是後話,起碼手裡要有一定的資金可以供自己使用。
這一世的馬大寬,雖然鑒定能力和眼力是有一些的,可是手裡的確沒有太多的可支配的資金,所以有句話說的很對,越是有錢的人就越能賺到錢,錢滾錢,就是這個道理。
馬大寬也想到,可以憑著自己的鑒定能力,幫著別人鑒定古董,做個掌眼先生,就像是騙子張清風那樣。
很快,馬大寬就否定了自己這個想法,因為自己目前的外表看起來還是那麼的年輕,幹這一行,一般人都崇拜年齡比較大的。
畢竟絕大多數人認為,年齡越大,資歷和閱歷也就越是豐厚。
這一點,馬大寬也是這麼覺得的,如果他不是重生了,身體裡不是一個36歲的大叔,要是在上一世,這個年齡段,其實他就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毛頭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