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主好!敢問施主有何事請教?”王大師豎掌還禮。
“哦,這個,沒有重要的事請教,只是想和大師認識一下,身在北疆,我們這也算是中土同鄉了!”馮坤早就想好一套嗑。
大師聞言,微微一笑:“普天之下,芸芸眾生皆受我佛庇佑,皆為佛之子民,何必又分北疆中土呢!”
王昌民聽後連挑大指誇贊到:“說的好!說的好!不虧是我中土的高僧!”
“施主過獎了!”老和尚謙卑的雙手合十:“敢問兩位施主尊號?”
“請問大師,此來北疆有何貴幹?”以禮作答後,馮坤單刀直入地問。
大師再次雙掌合十:“老衲此來全為佛事!”
“哦,何為佛事?”
“凡宣揚佛法,發揚佛德之事,皆為佛事!”王大師正色到,“縱觀天下,眾生皆為佛祖護佑,無微不至,使民享太平清淨之生活。而唯獨此方之民不諳佛事!實乃此方眾生之不幸也!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大師說完一臉惋惜。
馮坤突然想起蔡京的話,不由笑著問到:“哦,原來大師是想在北疆建分院啊!”
“施主此言差矣!貧僧此來為宣揚佛法、為此方眾生布施佛音!”大師有些不悅。
王昌民見狀插言到:“我等凡夫俗子不懂佛理,還望大師莫怪!”說罷,沒等大師回話,王昌民沖那小和尚說:“小師傅好長相!師傅的劍想必更是難得一見!不知可否讓在下開開眼?”
小和尚已經冷眼看兩人多時,現在見王昌民居然要看自己的寶劍,當下眉頭一皺冷冷答到:“習武之人視兵器為生命,豈可輕易示人,施主身在江湖,不會連此事都不懂吧?”
馮坤聽後嬉皮笑臉的搶著說:“哎呀,一把劍而矣!看看又有何妨,來來來,先給你看我的!”
沒等小和尚回答,只聽“蒼啷”一聲響,幾人眼前一道寒光閃過,馮坤的寶劍已經出鞘。
劍一出鞘,現場氣氛頓時大變,馮坤乃中土有名的劍客,他的劍自然非同尋常,那是馮家祖傳幾代的寶物。
馮坤變得一臉莊重,一手持劍,一手輕撫劍身緩緩說到:“此劍名曰“一人”,意思是說此劍一出,四周再無旁人,只有劍的主人尚在,故名“一人劍!”
說罷,一式“仙人指路”,將劍尖指向那小和尚到:“小師傅可曾聽說過此劍?”
說話間,暗暗催動真氣,頓時一人劍泛起幽幽的光,一股冷森森的劍氣直向小和尚沖去。
小和尚並不懼怕,也沒摘自己背後的劍,只是一字一句回到:“劍是好劍,只可惜殺氣太重!”說完,他雙掌合十,閉上兩眼,心中默唸真訣。
忽然,那小和尚的袈裟無風自動起來,馮坤只覺得,自己發出的劍氣直沖小和尚而去,開始並無阻攔,但在逼近到小和尚身體一尺開外的地方,好像猛然間撞在了一堵無形的氣牆上,那牆不軟也不硬,但卻剛剛好能擋住劍氣的侵入。馮坤更感覺自己那股劍氣沒有著力點,手中寶劍,彷彿插在粘稠的泥坑裡攪動。明明無堅不摧,此刻卻又無能為力。
兩人如此僵持了一會,馮坤慢慢運足真氣,一人劍發出微微的蜂鳴,劍尖也開始輕微的顫動。
小和尚此時己睜開眼,一臉的凝重,身上的袈裟被風吹的向後微微擺動。雖然他還是沒有拔劍,但一道寒光,己從那個包裹裡透了出來。
馮坤感受到小和尚的厚道真力,心中明白,對方絕非等閑之輩,不由得較上了真勁,不斷變換著劍尖方向。
片刻後,一人劍幾乎變得通體透明,散發著耀眼的藍光,讓人不可直視。凜凜劍氣,源源不斷的沖向對方。
慢慢的,小和尚有些吃力,他催動的那道氣牆,已漸漸靠近自己的身體,而對方的劍氣,似乎並沒有減弱的意思。自己的寶劍,雖然也是光華四射,但,旁觀者看的明白,一人劍的光芒更加耀眼,更加的勢不可擋。
馮坤不由暗暗得意起來,他感到一人劍的劍氣,似乎馬上就要穿透對方的防禦真氣牆,幾次試探尋找薄弱的地方,雖然都沒能成功,但眼下,那道氣牆已經被自己逼到緊貼其身的距離。
但馮坤高興的太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