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二柱聽到嚇了一跳,連忙誠懇的說道:“俺自小沒讀過幾天書,也沒人給俺說這些道理,先生說的話我記下了,以後一定多做好事。”
李程看他一臉的認真,面色緩和了許多,心中也減少了幾分惡感。
“希望你真的能夠記下,我走了,後會無期!”
崔二柱出神的看著離開的李程,掌櫃不知何時從櫃檯走了出來,和他站在了一起。
“這是個有大胸襟的人啊!二柱,你可交了好運了!”
崔二柱看著掌櫃沒好氣的說道:“要不是掌櫃你讓俺去趕那個老冬烘,李先生也不會責怪我了!”
掌櫃聽了有些羞惱,“你這臭小子真是不知好歹,既然這樣,你把那剩下的錢還給我!”
剛才老學究要的東西,連半個大洋都不值,剩下的都被掌櫃和崔二柱私下二一添作五了。
吃進嘴裡的,崔二柱哪肯再吐出來,他向掌櫃做了個鬼臉,轉身跑回了後廚。
只在這一瞬間,才能恍惚看出他還是個半大小子。
掌櫃看著他的背影,笑著搖了搖頭,回櫃檯裡繼續算賬去了。
……
李程出醉仙居時,時間已經到了下午時分。
沒等他走出多遠,就看到剛剛那個老學究站在一處巷子口,安靜的站著。
李程走到跟前,笑著說道:“老先生特意在此等候,可是有什麼指教嗎?”
老學究搖了搖頭,“指教不敢當,只是受人一飯之恩,豈有不報之理。”
李程笑著說道:“老先生不必客氣,於我而言,不過是舉手之勞,哪裡說的上什麼恩!”
老學究沒有接話,他從懷裡掏出了一個藍布小包,託在手中輕輕的開啟了。
布包裡包著的是一個玉盞,就是那種跟碗差不多但要淺一些的東西。
李程仔細觀察,這個玉盞玉質精良溫潤,光潔瑩澤。打磨光潤,線條柔和,工藝精細。整體上光素無紋飾,盡顯玉材天然之美,典雅大方,自然而秀麗。
老學究見東西吸引到了李程,似乎很滿意。
“這隻玉盞為清乾隆年間所製作。清帝溥儀退位後,宮內的值錢玩意兒沒少流出皇宮。老朽也是機緣巧合之下,得了這麼一個玉盞。如今我受你一飯之恩,只是身無長物,便將這玉盞贈予你了,以謝恩情!”
“老先生既有如此寶貝,為什麼不變賣了補貼家用?何必去吃白食,平白受人欺辱!”
李程看出老人似乎有什麼難言之隱,不由得出言問道。
老學究嘆了口氣,看起來更顯蒼老。
“豈不聞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老朽如今家道中落,故交大都斷絕,屋中也僅有一雙孫輩。若拿出這等物件四處兜售,恐怕祖孫三人早已死於非命了!”
李程點了點頭,老學究說的不錯,這隻玉盞放到現代,少說也能賣個兩三百萬。
就算在這兵荒馬亂的民國時期,賣出上千大洋不成問題。
而一個老人帶著兩個小孩子,在這紛亂的世道能活下去已經實屬不易,倘若被人知道他家中有這樣的寶貝,殺人謀財的勾當恐怕有的是人願意做。
“老朽自道光年間出生至今,人海浮沉虛活了大半生,不曾想臨老臨老,卻有衣食之憂!”
老學究再次嘆氣,混濁的雙目似乎有些晶瑩。
李程同情的搖了搖頭,“老先生,既然這樣,你這玉盞我不能白要。我這裡有足金金錠兩枚二十兩,權當你把這玉盞賣給我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