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尋這些天,用兵如神,百戰百勝,很是得意。
區區十幾天的時間,已經拿下了豫州絕大部分地區。
可是就在今天,劉尋打算一舉拿下晉國的重鎮合肥時,忽然後方來了一隊朝廷的信使,八百里加急!
劉尋立刻接見了他們。
信使一見到劉尋,不顧滿身的疲勞,立刻跪在地上報告道:“皇上,吳國背信棄義,忽然全力進攻我國!益州危急!”
“啥?!”
劉尋震驚了。這打晉國打得好好的呢,忽然你跟我說盟國叛變,反過來在背後捅自己一刀了?
信使再次扣頭:“皇上,千真萬確!朝廷眾臣猜測不錯,這會兒,永安城已經破了,羅都督已經殉國了!”
劉尋鎮定下來,仔細一想,也確實很有可能這樣。自己尚且一個人吃獨食,不打算給盟國點好處。盟國背信棄義不也是可以接受的事兒嗎?而且,說好的一起打晉國,結果這麼多天過去了,吳國不但沒有對晉國出兵,連派個使者過來相互傳遞訊息也沒有。背信棄義的心思,之前已經暴露出來了。
只是自己這些天打仗太順了,連戰連勝,高興之下居然連這個都沒有注意到。
劉尋怒火萬丈。又問了一些具體情況,更加惱怒,道:“朕現在就去滅了吳國去!膽敢進攻我大漢,還得了了?!”
旁邊的陳至問:“皇上,那對晉國的進攻怎麼樣?”
劉尋道:“暫時退守。如今,大漢短時間內獲取的地盤太多,官員來不及配置,餘孽來不及清掃。而我大漢進攻的兵力又不多,朕走之後,只怕會有一些騷亂髮生。所以,朕決定先放棄新打下來的豫州,僅僅保住原晉國司隸地區。朕打算讓你擔負起那裡的防守,在朕消滅吳國之前,不要被晉、吳兩國攻陷,你能做到嗎?”
陳至抱怨道:“皇上你也太小看我了。之前汜水關一戰,晉國主力二十萬大軍盡數投降,現在晉國壓根沒有中軍了。徐州、兗州以及河北四州雖然還有一些地方守衛部隊,也是野戰軍。可是這僅剩的一點部隊,晉國又要鎮守地方,又要防禦境內異族,又要當做種子培育新軍,用的地方一大堆。晉國根本不可能再集合出大規模的軍隊來收復失地了!”
“而吳國的主力十五萬大軍都在打益州,也沒軍隊來打豫州了。所以,臣鎮守新打下來的地方,壓根就不用擔心遇到晉、吳兩國的主力。最多不過是一些當地士族的私兵,強盜土匪什麼的作亂。而咱們大漢,可是先後有八萬大軍在這裡鎮守啊。晉、吳兩國,根本不足為懼。”
“所以,皇上,臣認為完全沒必要暫時放棄豫州。即使同時鎮守豫州和洛陽司隸,臣也絕對不會失守!甚至於可以繼續進發,開疆擴土!”
劉尋愣了一下,發現自己可能是因為煉成巫祖圖典第二層以後,太不厲害了。所以對本國的凡人軍隊潛意識裡十分看不上,以為他們很弱。
可實際上,漢國大軍同樣是精銳,絲毫不比晉、吳兩國的軍隊差啊!
在晉國主力已經完蛋,吳國主力去了益州的情況下,陳至說的完全是對的!而且,如果大漢主動放棄豫州的話,還有可能讓晉吳兩國以及豫州的反對勢力認為大漢勢弱,以至於有可能升起不該有的心思!
劉尋嚴肅地問道:“那麼,你敢立軍令狀嗎?”
陳至立馬道:“敢!皇上,要是在皇上打下吳國之前,臣丟了豫州或者洛陽,提頭來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