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的考核,除了各個方面都要比舉人更加優秀一截之外,對於自己擅長的方面以及相關的方面,都要達到極度優秀的地步。而最重要的是:符合劉尋的標準!
劉尋的標準沒有公開說出來,免得被人投其所好,故意裝作是這個樣子。
這一級別的考核,如果透過了的話,就會得到一個最高階別的榮譽稱號——進士!
進士一開始做的官依然是級別一般的官,但是卻都是在關鍵位置上的官!比如都是七品官,舉人可能只是當某一個大人物的佐官,因為就是起到一個輔助作用。那以後升官了,既然是對更大的大人物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而難以獨自掌權做主。
而進士的七品官,那就是縣令了。主政一方,號稱百里侯。全方位鍛鍊在主官上的能力,獨自掌握主要權力。以後如果升官的話,那就是郡守、刺史,最高直到尚書令!
具體訊息傳下去之後,全國的學子都摩拳擦掌,準備考一個自己滿意的名位。
有的對秀才就滿意了,說:“我們家八輩子貧農,本來連認個字兒都幾乎不可能的。現在在學堂學了兩年,刻苦努力之下覺得學的還可以。只要能夠當個秀才,那起碼就是縣衙裡的吏員,要是運氣或者能力好,還能當個八九品的這。正式小官呢!已經算是光宗耀祖了。”
也有的覺得秀才不行,至少得當個舉人的:“我們家本來就是地主,家裡面的人經常在縣衙裡當吏員,就是沒有當過正式的官兒。我小時候也讀過不少書,又在學堂裡學了兩年。只當個秀才,當正式官員的機會太小,而且都是最低階的。撈個舉人,才能保證當個官兒!”
至於進士,就只有寥寥一些學得非常好的人才敢想了。畢竟,當進士最重要的是達到劉尋的要求。而劉尋到底最後有什麼要求,還沒公佈出來呢。
大漢開運五年十月十五日,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科舉開始了。
在各個縣,找一塊乾淨寬敞的地兒,大了一些當作考場的木棚子,派了一些衙役來保護,便開始考試了。
考完試,姓名會被暫時糊住,然後由兩位考官改卷。這兩位考官,一位是本縣的縣令,或者是學識淵博的人擔任,另一位由郡裡面派遣。
總分為一百分,每個人的成績是兩個考官給的分的平均分。只要能達到八十分,就算過。
最終,雖然要求不是很嚴格,可是大量學堂的建立畢竟時間還短。所以平均每一個縣只有六七個過了。
這樣的話,一般的郡,應該是十個人爭搶一個秀才的名額。算上之前已經被淘汰的,可以說是已經比較精英了。
過了的學子,只能是歡天喜地十分高興。同時也比較不安,擔心自己在郡裡面能不能夠考得上秀才。沒過的自然很是沮喪。當然,同時也不用再擔心自己下一場會考的怎麼樣了。
綜合而言,竟然還是考過的最高興,要不然大家也就不用考了。
不過,無論他們高興還是不高興,郡一級的考試都不是在今年了,而是在明年的春天。
學子們趁著這段時間,再複習一下。
喜歡三國之蜀漢復興請大家收藏:()三國之蜀漢復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